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常识 >> 圆梦ldquo三甲rdquo乘
圆梦“三甲”
乘风破浪再远航
——医院医院纪实
8月9日,注定成为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根据评审组及评审员的意见,医院评审委员会正式宣布:医院顺利医院现场正式评审……”当天下午,河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省医院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红星话音刚落,医院门诊9楼会议室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人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历经艰辛,所以热泪盈眶;因为秉承信念,所以饱含深情。
左右滑动查看
医院(以下简称“三甲”)医院的最高级别,医院最具含金量的品牌和名片。为了这份至高的荣誉,医院多名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拼搏奋战天,以踏石留印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成功医院,不仅圆了我院几代人的梦想,医院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并为许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添了光辉一页。”医院院长魏琦激动地说。
春蚕因破茧成蝶的努力而重获新生,凤凰因浴火燃烧的顽强而华丽高贵。
怀揣着先辈的光荣与梦想,这一代“医院人”不忘医者初心、不惧艰险挑战,成功创建“三甲”,医院69年发展征程上浓墨重彩的壮丽画卷。经过此次洗礼,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他们继续阔步前行的脚步。
咬定青山不放松
创“三甲”必须成功
容不得半点儿虚假和懈怠
年4月10日,医院召开医院启动会,正式拉开了创“三甲”的序幕。
从提出创“三甲”的目标开始,医院就抱定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因素、不惧一切困难,倾注人力、物力、财力,务必做到成功创建,为医院谋求更大的发展。
“‘三甲’创建任务必须完成,‘三甲’创建工作必须取得成功。我们的创建工作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和懈怠,要脚踏实地认真干、全力以赴踏实干、恪尽职守用心干,树立坚定的信心,有奋起直追的勇气,心无旁骛地打好这场创建攻坚战。”时至今日,医院职工对院长魏琦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依然印象深刻。
魏琦的话凝聚起了全院上下参与创“三甲”的热情与合力。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医院出台了一系列“硬核”举措。
“硬核”的创建指挥机构成立了。
医院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医院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副院长担任主医院办公室,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参与创建工作。
“硬核”的考核办法出台了。
医院认真对照标准,确定了严格的医院评审细则,成立10个督导组,完善督导检查制度,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督导的方式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硬核”的目标责任落实了。
医院院长分医院等级评审目标责任书,各副院长又分别与医院等级评审目标责任书,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工作安排有序。
认准了创“三甲”的目标,医院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去实现它,而创“三甲”是医院履行责任担当、更好服务群众健康的必然选择。
成立于年的医院,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实医院,在专家队伍、技术水平、健康服务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医院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医院”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他们审时度势,把目光瞄准了更高的层次——医院。
“创建不是目的,医院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一开始,医院就为创“三甲”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因此,医院的创建工作绝不只是拿下“三甲”这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医院内涵建设,医院综合竞争力,医院长远发展。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三甲”攻坚战在医院打响。医院全体职工的热情被点燃,全情投入到创建工作当中,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创建过程中,医院始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医院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科学管理长效机制,着力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众志成城齐行动
创“三甲”不是说说就行
而要实实在在地干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做一件。创“三甲”不是口头说说就行的,而要实实在在地干。“实干”医院创“三甲”的鲜亮底色。
创“三甲”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掉几斤肉、脱几层皮”的劲头来抓。医院等级评审制定了非常严苛的硬性指标,医院作为等级评审中的最高级别,其条款之多、要求之高、难度之大自然不言而喻。
“‘三甲’的标准条款有项,细分为多项内容,涉及学科建设、核心制度、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院管理、患者安全、依法执业、医德医风等方方面面,每一项指标达标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中,有48项为核心条款,每一项都属于一票否决项目。”医院副院长、医院办公室主任王凯对记者说。
在具体工作当中,医院全体职工上下齐心、众志成城,严格把握标准条款,逐条逐项进行查漏补缺,既扎紧制度“笼子”,又学会“梳辫子”,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按下了创建工作的“快捷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建伊始,医院着力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余项、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90余项、岗位职责和岗位说明书余项、应急预案余项,重新修订了医疗核心制度,使其从原来的18项增至22项,更严格地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医院根据评审要求,完善了科室设置,形成“全院一盘棋,共同为创建”的管理格局。
在“三甲”的评审标准中,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建立健全某项规章制度,但做起来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一项制度的出台是非常严谨的,没有十天半个月很难完成。”医院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崔瑛向记者坦言,“这项制度既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总体的规章制度,还要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写你所做、做你所写,使制定的制度真正落地执行。”
为了保证各项等级评审制度落实到位,从创建工作一开始,医院全体职工就一条一条地学习评审细则,一遍一遍地钻研规章制度。医院制作了应知应会、医疗核心制度口袋书,便于大家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学习。
白天时间不够,晚上加班来凑。在备战“三甲”的日子里,医院领导,下到普通职工,按时下班的日子屈指可数。在加班学习的日子里,没有人喊过苦,也没有人叫过累,他们牺牲了原本给家人的关爱温暖、放弃了本应与朋友的聚会出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医院职工逐渐将繁琐的制度烂熟于心、渗透于行。
以创“三甲”为契机,医院还按照评审标准,医院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医院建立起了一套包括院训、院徽、院歌、核心价值观、品牌理念等完整的文化体系,医院文化展厅,医院及各学科近70年来的创业历程和发展成果,医院发展的蓬勃动力。
年是医院创“三甲”的关键之年,但在年初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然而,任何力量都动摇不了医院创“三甲”的坚强意志,也阻挡不了医院创“三甲”的铿锵步伐。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基础上,医院职工也没有放松创“三甲”这根弦,每周一、周三下午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推进创建工作。
人心齐,泰山移。在创“三甲”的过程中,医院每一处都发生着美丽蝶变,也记录着每一名职工为之努力、拼搏、奔跑的难忘时光。
克难攻坚勇向前
刀刃向内找问题
真刀真枪改彻底
创“三甲”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领导班子清楚,要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必须规范各项医疗行为。因此,医院坚持刀刃向内找问题,直面顽瘴痼疾抓整改,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改”字贯穿始终,真刀真枪改彻底。
每到周一,魏琦都会带领相关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医学装备部、后勤管理部、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到科室全面督导创“三甲”工作。
去哪个科室不提前打招呼,等督导组人员到齐之后出发,进入电梯才决定。每次只督导一个科室,力求全面、细致,各职能部门结合“三甲”评审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意见,下发整改督导通知书。找问题不走过场,也不留情面,而是要“红红脸”“出出汗”,促进问题的真正解决。
周五前,被督导科室必须完成整改,不能完成的要说明情况和理由,医院解决。周六前,各职能部门对科室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周日前,医院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的督导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为不影响临床工作正常进行,所有职能部门的检查督导均在16时以后进行。有时候,院长和副院长带领职能部门对科室进行检查督导,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
这种“大检查、大督导”工作方式是医院专门为创“三甲”实施的,医院务必打赢这场创“三甲”攻坚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每个科室整改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因为创“三甲”体现的是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医院成立了涉及医疗、护理、感控、药学、医院管理等方面的10个督导组,不定时对各科室进行督导,再次发现问题后要求限期整改。
这样,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发现新的问题后再次进行纠正,从而在医疗行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实现“螺旋式”上升。在创建过程中,以上这种“PDCA循环”的模式是贯穿始终的。
“PDCA循环”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固化”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的流程开展,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个循环去解决。以上这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
一次次督导,动真碰硬;一次次整改,刮骨疗伤。有了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自然会有大踏步的前进:病案7日归档率已经达到%;病理申请单合格率由去年的10%上升到了如今的90%以上;急诊抢救室面积比以前扩大了3倍,救治能力大幅度提升;各重点部门的布局、流程更加规范、合理;各科室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临床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协调,医院各项工作越来越顺畅……
创“三甲”是一次异常艰难的攀登。医院坚持刀刃向内,纾难题、疏堵点、补短板,不惧各种困难与挫折,一步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在奋斗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业精于细成于管
精确到每一个物品
精细到每一个环节
“三甲”创建,管理是关键。管理无小事,重在抓细节。
可以说,医院创“三甲”的过程,是医院自我革新的过程,医院管理不断精细化、标准化的过程。“精”,精确到每一个物品的摆放;“细”,医院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医院领导,还是普通医务人员,抑或是保安和保洁人员,人人都要学习手卫生方法、消防知识,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技术,一遍学不会两遍,两遍学不会三遍,直到每个人都按照标准规范、熟练地掌握为止;病区内,床头柜的物品摆放整齐、定位合理,“防止烫伤、小心地滑”等温馨提示随处可见,病床升降装置标识明确,各项安全措施中透露着对患者的浓浓关爱。
为助推“三甲”创建工作,医院引进了6S精益管理。6S精益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医院环境,优化就医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员工素养,医院精益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助力职工成长,保证患者安全。
开展6S精益管理以来,医院各科室都积极行动起来,护士站、治疗准备室、处置室、治疗室、医师办公室、医师值班室、库房、仪器设备间、病房等焕然一新,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每一件物品摆放都整齐规范。
医院骨外二科在挂听诊器的墙面贴上防撞垫,很好地保护听诊器,延长听诊器的使用寿命;中医科对库房物品进行分区分类,放入整理箱并粘贴不同的标识,既实现了物品有序摆放、方便取用,又整洁美观、节约空间;药学部将运行资料与归档资料分柜存放,实行色标管理法,并按照年份等有序摆放,便于查找;护理部联合医学装备部、后勤管理部等对病区库存进行有效管理,重新整合院内资源,既减少了科室库存,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展6S精益管理后,这样的改变在医院每一个科室都能看到。
形式的改变最终还是为了促进内涵的提升。比如,50%葡萄糖注射液和10%氯化钾注射液剂型一样,外包装颜色相近。按照6S精益管理的要求,要给两种药品贴上“看似”药品的标识,分开摆放,不能离得太近。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紧急使用时拿错,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通过开展6S精益管理,医院职工的管理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在工作上的每个方面都自觉要求精益求精。以前,科室资料随手乱放,如今,物品使用后放回原位已经成为习惯;以前,科室领取物品缺乏计划,如今,物品按照计划领取,一般不超过一周的用量;以前,各种线路管理混乱,如今,各区域的线路管理井井有条……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医院深深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在创建过程中下好绣花功夫,让医院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成功创建‘三甲’医院等级的提升,但我们始终牢记,创建绝不是为了一个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建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加有力地回应万许昌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魏琦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起点,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在69年发展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篇章的“医院人”,必将以成功创建“三甲”为契机,乘风破浪再远航,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未来可期!
来源
许昌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