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很多人在被检查发现“结节”后会忧心忡忡,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癌症”找上了门。那么,甲状腺结节有多可怕,它究竟是不是癌呢?

  甲状腺上长“疙瘩”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组织上出现一些跟正常组织不一样的突起病灶,一般情况下,通过触诊或B超可以发现。如果通俗一点讲,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长了一个“疙瘩”。

  有“贼人”,但不都是

  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通常,甲状腺结节类疾病可归纳为五类:

  1.单纯性甲状腺肿(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3.甲状腺炎症;

  4.甲状腺发育异常;

  5.甲状腺肿瘤。

  其中,以良性病变最为多见。甲状腺癌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因此,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恐惧,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

  即使“良民”,也需定期复查

  在甲状腺结节家族中,即使结节已经被确认为是“良民”,也不可忽视大意,仍要坚持定期复查。因为:

  ●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有癌变可能;

  ●甲状腺腺瘤癌变率10%左右;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有可能合并癌或恶性淋巴瘤;

  ●慢性纤维化性甲状腺炎难以与癌鉴别。

  因此,即使甲状腺结节已确诊为良性也需要定期复查,通常需要3~6个月复查1次,观察结节发展情况,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治疗。

医生提示:

  如果在体检或者检查时发现了甲状腺结节,不要盲目慌张。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都是恶性的,也并非所有的结节都需要医疗干预,多数良性结节是不需要处理,定期观察病灶的发展就可以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检查和应对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健康无小事,细节要注意。如果平日里发现相关不适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甲状腺功能常规5项

临床意义:

判断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甲状腺素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游离甲状腺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甲状腺素(T4)

临床意义:

增高:甲亢、妊娠、使用激素等。降低:甲减、低蛋白血症等。

促甲状腺激素(TSH)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减、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地方性甲状腺肿、下丘脑性甲亢、甲亢术后。降低:甲亢、继发性甲减、过量使用皮质激素或甲状腺制剂。

无机磷测定(P)

临床意义:

增高: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垂体前叶机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降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肠道吸收不良或维生素D缺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缺陷。

游离甲状腺素(FT4)

临床意义:

增高:甲亢、妊娠、使用激素等。降低:甲减、低蛋白血症等。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

临床意义:

甲亢、甲减诊断及低T3综合辅助诊断

降钙素(CT)

临床意义:

临床主要用作肿瘤标志、钙代谢异常评价和治疗效果监测。增高见于甲状腺C细胞增生或腺瘤、甲状腺髓样瘤、某些癌症、高血钙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胰腺炎、高胃泌素血症、恶性贫血等。

甲状腺功能全套7项

临床意义:

判断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游离甲状腺素测定、促甲状腺素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临床意义:

突眼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球蛋白(TG)

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缔组织病、家族性甲状腺结核球蛋白增多症等的鉴别。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临床意义:

增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临床意义:

增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泌乳素(PRL)

临床意义:

增高:下丘脑病变、垂体肿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支气管癌、胃癌、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精神病、妊娠期、闭经泌乳期、哺乳期。降低: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单一性催乳素分泌缺乏症、卵巢切除术后、肾癌、支气管癌等。









































郑华国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jc/68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