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偏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痛风人群总数已经超过8千万。目前,高尿酸已经成为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痛风诊疗规范》。

降尿酸治疗的指标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μmol/L,有痛风石、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则立即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

降尿酸治疗的时机

因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痛风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降尿酸的目标和流程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一般情况下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

因人体中正常范围的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应当不低于μmol/L。

降尿酸的治疗

1

别嘌醇片:

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成人初始剂量50~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mg,最大剂量mg/d,分3次服用。

2

非布司他

初始剂量20~40mg/d,每4周左右评估血尿酸,不达标者可逐渐递增加量,最大剂量80mg/d。

3

苯溴马隆

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若不达标,则缓慢递增剂量至75mg/d~mg/d。

4

其他降尿酸药物

包括尿酸酶如拉布立酶(rasburicase)、普瑞凯希(pegloticase),以及新型降尿酸药物RDEA(lesinurad),但上述药物均未在国内上市。

痛风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的症状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

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

1.秋水仙碱:

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mg,此后0.5mg、2次/d。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h内开始用药,超过36h疗效明显下降。

该药可能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同时可能出现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使用强效P?糖蛋白和(或)CYP3A4抑制剂(如环孢素或克拉霉素)的患者禁用秋水仙碱。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出现肾损害,需注意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充分水化,并监测肾功能,eGFR30ml/min且未行透析的患者不宜使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高风险人群应用须谨慎。

3.糖皮质激素:

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大关节时,口服治疗效果差,可给予关节腔内或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但需排除关节感染,并避免短期内反复注射。应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水钠潴留、感染、胃肠道风险、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降尿疗治疗期间的预防

降尿酸治疗期间易导致反复出现急性发作症状,可给予预防治疗。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1~2次/d。当秋水仙碱无效或存在用药禁忌时,考虑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预防性治疗。上述两药使用存在禁忌或疗效不佳时,也可应用小剂量泼尼松(5~10mg/d)预防发作,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降尿酸治疗药物有具有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具体药物使用建议咨询临床医生或者严格遵医嘱执行,以免造成药物性肝、肾疾病。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35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