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区别良、恶性结节,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异的手段能区分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但近年发现甲状腺癌与良性结节在钙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为术前诊断甲状腺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我们回顾分析我院年7月至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病例,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钙化在临床上的差别,明确甲状腺结节钙化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通过研究分析,甲状腺癌钙化率远远大于良性结节钙化率,并且甲状腺癌大部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我院年7月至年7月共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例,病种包括甲状腺癌(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例),甲状腺瘤(例)。良性组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48岁;甲状腺癌组患者例,男60例,女例,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46岁,男女之比为1:2.3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高分辨率彩色二维超声检查,探查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注意有无点状钙化、斑块状钙化、弧形钙化)、周边血流。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行病理检查。

结果:临床上医生不能触摸到的结节,可被超声准确地发现,对这些小结节如何处理成为普外科医生很棘手的问题。过度的手术或过度的保守观察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从甲状腺小结节中发现甲状腺癌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将甲状腺钙化按大小分为直径大于及等于2mm的粗大钙化和直径小于2mm的微小钙化,前者在超声上呈斑块状、弧形强光团,后者呈点状、砂粒样强回声。目前观点认为超声所发现的甲状腺微小钙化、砂粒样改变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是术前早期发现甲状腺癌特异度最高的指标,文献报道符合率为83%~9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都有钙化,文献报道良性结节钙化率为6.0%~14.0%,恶性结节钙化率为37.0%~75.7%,良性结节微钙化率为22.3%,恶性结节微钙化率为38.6%。目前将直径小于25px的癌结节称为微小癌,而本资料甲状腺癌患者中,有8例为微小癌,其中6例术前超声提示为点状和砂粒样钙化,占微小癌钙化的75%,这些微小癌患者大多为体检时发现的小结节,多为单结节钙化,病情发现早,意义较大。

本资料显示甲状腺癌单结节钙化发生率(57.1%)大于良性结节的单结节钙化发生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超声所提示的钙化情况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我们体会结节越少、越小,甚至单结节内的点状或砂粒样钙化,意义越大。如果砂粒样钙化出现在其他表现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或颈部淋巴结中,则附近出现乳头状癌的几率非常高。这钙化特征解释了为什么甲状腺癌结节(乳头状癌)的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钙化发生率。手术中可以观察到,甲状腺结节病程较长的患者,滤泡结节往往较大,较多,造成甲状腺增大,被膜增厚,往往能触摸到较大的钙化硬结,甚至坚硬如石,手术刀难以切开,病理报告多为良性结节钙化。而对于病程较短,往往是体检时超声发现的散发或孤立的小结节,如果术中触摸到小米粒至黄豆粒大,质地韧硬结节,用手术刀可以切开,断面较密实无包膜,病理报告多为乳头状癌。癌组织生长较快,因此在病变的早期癌结节很小时就引起周围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钙盐沉积,呈现出结节内的点状、砂粒样钙化,而同样大小的良性滤泡结节因生长较慢,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相对较少,钙盐沉积的就少。本资料中甲状腺癌的微钙化发生率(50.0%)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微钙化发生率(8.0%)微小癌的微钙化发生率更高,达到了75.0%,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专家进行一对一在线交流。

↓↓↓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6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