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木偶戏、乞巧节、波罗诞广州今年再添四项“国家非遗”

广州近两年来在文物保护及开发方面让人欣喜不断。目前广州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5处,另有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5000多处。陈家祠、孙中山大元帅府原址、沙面建筑群、荔枝湾涌周边历史人文环境的改良提升和保护性开发,使得这些地方不但成为人气极高的旅游景点,更成为广州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

广州国家级“非遗”增至18项

在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及申报方面,广州近日有好消息传出。从广州市文广新局得悉,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扩大项目名录(以下简称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广州的粤曲、木偶戏(广东木偶戏)、七夕节(天河乞巧节)、民间信俗(波罗诞)4个项目入选。至此,广州的国家级“非遗”名录由广绣、广东音乐等14项增至18项。

据了解,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91项及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扩大项目名录共有164项。该批名录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项目,赵氏孤儿传说、阿里郎、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傣医药(睡药疗法)、藏历年等项目榜上有名。

在广州今年入围的四项“非遗”中,广东木偶戏对许多市民来讲较为陌生。原来,广东木偶戏也称为“傀儡戏”,大约在元朝传入。明、清两代,粤西的吴川、电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木偶戏相当昌盛,因此,人们称粤西地区是广东的“木偶之乡”。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造出有南国特点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各异,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咨议局原址将直通中山3路

广东咨议局原址在哪?许多广州市民乃至“老广州”都不知道。广东咨议局原址是孙中山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及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及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等重要活动的举行地,国民党中央党部也曾设于此,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这1重要文物被高墙和建筑围闭,锁在深闺无人识。去年,其西、南面的围墙和其他后期建筑都撤除以后,这1重要文物终究“亮”了出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在广州“文博人”的努力下,咨议局的周边环境又将有新变化。由于被中山三路前的一片绿化带挡住视野,有人提出咨议局“难寻”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已作出回应,将把咨议局外围的绿化带改造成低矮灌木,使咨议局原址直通中山3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路。

除不为人知的广东咨议局原址外,配合文物周边环境的大力改良,广州市民及游客很是熟习的陈家祠及孙中山大元帅府,也于去年亚运会前撤除了周边建筑物,再度“露峥嵘”。其中,陈家祠广场增加了近两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扩容将近1倍。百年前中国科举制度废除后销声匿迹的陈家祠广场的两对20米旗杆,如今也被重新复位竖起。

南越王宫署“边考古、边开放”

按原貌1∶1比例复原的1湾“曲流石渠”蜿蜒而过,长达180米,注入月形石池后继续西流,贯穿全部御花园,真实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园林风情,使人叹为观止。去年亚运会期间,位于广州城市中心的“考古遗址公园”南越王宫博物馆首次试开放,“曲流石渠”成为最大亮点。

上个月,宫署迎来第二阶段试开放,再次为市民带来欣喜。本次开放范围为博物馆摆设主楼,含“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和“名城广州2千年”3部份,让市民“一次看尽广州两千年”。其中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釉瓦,南越王宫最早的纪事档案简文,乃至南越国陶雕小动物陶鸠,还有引人爱好的南汉鎏金铜瑞兽,均一1摆设于展室中。

一个公元前214年面积不到0.15平方公里的“任嚣城”,2000多年后如何变成一个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市民通过摆设展览中的大量文物、资料图片及考古专家的周密考证,就可以找到答案。

由于博物馆建于旧址之上,保护工作的难度非常高。南越王宫博物治疗白癜风哪里好馆副馆长吴凌云表示,南越王宫博物馆采取“边考古、边整理、边开放”的模式管理,一切以保护文物为重心,因此只能分阶段逐渐开放,同时在试开放阶段搜集各方意见,以便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s/11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