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1252.html

文章来源:众成医械

“支架型号不全,没法给病人做手术。”

“支架没货了!”

近日,一篇《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的报道在医械行业引发舆论热议。

报道称,自年初心脏支架国家集采落地以来,医院开始面临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一方面,医院要增加支架采购量,而另一方面,部分厂家早已完成集采约定的供应量。最终,心脏支架缺货了。

针对此报道,9月6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官方网站发文,称该报道的误导性标题以偏概全“博眼球”。

高值耗材集采,本质是希望压低虚高价格、挤压流通环节水分,让看不起病的患者获得入院治疗的机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医保也节省大笔支出。冠脉支架集采是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的第一单,其成效如何?是否真正推动了医疗行为回归到治疗本身?是否形成了新的市场机制?

1

媒体质疑:生产动力不足、配送服务出现问题等

某财经类媒体日前报道称,自年初,心脏支架国家集采落地以后,医院经常碰到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10个品种的心脏支架、八家企业中标国家集采,医院80%的心脏支架市场份额。中标价则从均价约1.3万元降至元左右。

上万元的心脏支架降至多元,最直观的是,医院的手术量变多了。医院需求量的80%,必须要在中标品牌中选。一旦其中一家不能满足供应需求,另外两家就要增加供货量,结果中选企业都很早完成了当年集采约定的供货量。

生产企业在完成约定的集采量以后,由于价格低、利润薄,缺乏补货动力,医院出现断货或者型号不全的情况。

亦有媒体指出,国家集采后,价格整体下降,利润缩水,企业的配送服务也不像以往那样用心,出现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2

官方回应:冠脉支架集采平稳实施,中选产品供应充足

针对媒体报道,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昨日做出回应,并披露年1月以来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的主要情况,称冠脉支架集采总体进展平稳,价格显著下降,中选产品供应充足,群众明显受益。

1、总体供应稳定

据联采办公布的信息,年1-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冠脉支架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万个),患者切实用上了降价后的支架。

从出厂供应情况来看,年1-8月,中选企业已出厂供应中选支架万个,达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8倍以上,为医院实际使用量的1.8倍。出厂供应量扣除医疗机构使用量后,流通和库存等环节达88万个,供应充足。全国各种规格的支架均有库存。集采前后,各种长度、直径规格支架的使用和出厂供应结构与年基本保持一致。

国采平台表示,总体上看,中选企业根据医疗机构需求量认真组织生产供应,各种型号的支架总体供应大于采购需求。

2、改革成效明显

一是群众获益明显。冠脉支架集采中选产品价格显著下降,群众负担显著减轻。据北京市测算,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平均个人负担下降1万元。同时,很多原本用不起支架、用不起铬合金支架的群众也用上了“质优价宜”的铬合金支架;

二是医生阳光收入增加。冠脉支架集采后,部分原来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收费标准较低的省份上调了收费标准,叠加医保支付结余留用、支付方式改革等机制,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在工作量稳定的情况下阳光收入有所提高;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集中带量采购有效治理了价格虚高问题,净化了流通环节,优化了营商环境。本次集采共11家企业参加投标,8家企业中选,获得80%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同时为未中选企业和新进入市场的企业留出足够的市场空间。

3

转型时期的阵痛需客观正视

联采办回应集采心脏支架供应充足,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有业内人士认为,联采办的回应存在矛盾。回应称很多原本用不起支架、用不起铬合金支架的群众用上了“质优价宜”的铬合金支架,但“很多”具体是多少,并没有明示。“很多”的数量不明确,又何以证明“供应充足”?

某知名械企高管则表示,耗材集采虽然压缩了部分企业的利润,但也促使企业之间回归到以质量、技术、临床疗效等为中心的良性市场竞争轨道。希望各方全面看到新的改革形势和趋势,共同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同维护集采改革以来行业内逐步形成的风清气正的购销环境,造福广大患者。

冠脉支架国采落地10个月,新一轮的国采已至。8月26日,在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在天津召开企业培训会上,各产品系统类别最高有效申报价进行了公布:

集中采购组组长高雪指出:申报价是根据多省招采并中标后的挂网价格,搜集全部数据之后进行价格平均,得到相近于以上的价格的数字。确定最高有效申报价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通过良性竞争得到一个最终的中选的结果,而不是让企业去拼到一个无底线的低价,最终要保证价格相对合理,让企业有利润,相关服务都跟得上。

集采方案的实施,最终应该是以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为目的。随着耗材集采和集采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医疗器械行业也必然将经历转型和阵痛,阵痛也将反映在耗材生产、配送、使用等多个层面,值得整个行业正视,也需要多部门联合,击破难点、堵点问题。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众成医械」所有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end

获取更多骨科药械行业资讯

推荐阅读

废止还是保留?争议旋涡中的“两票制”

省里出钱补贴集采,会释放什么信号?

人工关节大降价,医院和医生要做好三大准备

国家骨科耗材集采方案暗战:一场彻底改变行业格局的博弈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y/141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