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超话]##重庆头条##健康科普大赛##重庆戴纪刚#

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这个听起来很吓人的情况,其实一定程度上和单发一样安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好冷静的心态,切不可为了手术而手术,选择合适时机处理方是上策。“稳”方能寻找时机,治病治心;“准”方能最优手术,保护未来;“狠”方能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这两天看一些资料,发现有部分多发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因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过早或过晚的进行了手术治疗(过早的手术治疗没必要且容易有所遗漏,过晚的治疗容易“小疾变大患”)。准确的判断,合理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才是真的能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的最优解。

结友们可能都发现了,在我的日常门诊处理多发磨玻璃结节时,我是一个喜欢“拖一拖”的医生。若是没有高危因素的困扰,那么基本是都是尽量随访,直到主病灶8—10mm以上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这样时机最好,可以通过多维度检查把所有结节都发现和定性,然后一网打尽,不留后患。同时确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尽量以单次单侧的方式进行处理。

今天这位结友分享了自己的治疗经历,可能是多发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真实写照。开始时四处问诊的恐慌和焦虑,手术时的紧张和期盼,治愈后的释然和平静。两年随访积攒的种种心疾,在被要求手术时一起爆发,但事实已经证明这次手术的及时和效果(除掉了3个微浸润和2原位,其中一个还紧贴胸膜)。

看着您在“假手术”治愈后的放松和雀跃,我很开心,又一位结友找回了健康的幸福生活,真好。

以下转自结友的分享:

肺结节手术已十天有余,老公也如期安心到国外上班,而我则按照术后指南早晚慢走来帮助恢复。朋友说我完全不像一个刚做过手术的人,我有些小得意。

前天,听朋友说起注射胸腺肽有利于恢复、增强免疫力,医院开一些来辅助治疗。医院,医生看了我的病理诊断,十分惊讶地问道:“你才手术十天不到?怎么都不咳嗽?你在哪里做的手术?谁给你手术的?”

我一一回复了医生的问题,医院戴纪刚主任手术的!他当即竖起大拇指并连连发出赞叹:“你这趟重庆行值得!这个医生厉害!比华西的有些医生厉害,我接诊了很多患者,他们大都是在华西手术的,但术后恢复得都没有你好,一直咳嗽!”

此刻的我更加自豪、更加庆幸!是啊,我真的很幸运,能够遇见主任!所以,在这里,我想借“贴吧”真诚地向主任表达我的感激、感谢、感恩之情,想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和我一样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结节困扰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早日走出“心魔”,从容应对结节小魔。

体检遇“磨”:恐慌焦虑

年9月27日,本该平平无奇的日子却因一次体检变成了我的“黑暗日”。那天,医院做了胸部ct,拿到报告的那一刻,脑子一片空白,双肺多发结节,最大0.7cm。“肺结节”三个大字让我眼前一黑!在我的认知里,“结节”也就意味着癌前病变,意味着和ai扯上关系。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得这样的病!

于是我又艰难地挂到华西胸外科某专家的号复查。毫无疑问,复查结果让我非常失望:结节没有消失,而且华西医生说结节太多,只能将危险的那一个结节先处理掉,其他的以后再考虑二次手术。

“只切一个?二次手术?”此刻我的脑海里涌现的都是手术再手术,复查再复查的种种焦灼、煎熬的画面。后来我整夜整夜辗转难眠,开始在百度上疯狂查找肺结节相关治疗信息,在好大夫上找专家大咖问诊。

很幸运,百度贴吧搜索时我竟找到了一位重庆的肺结节专家——戴纪刚主任,通过戴主任的贴吧认识了热心的志愿者夭天、冷月、可可等,他们不仅带我加入了志愿者爱心群,还告诉我主任医者仁心,已经在贴吧坚持了5年义诊,让我先按照要求规范发帖问诊,情况危急的话他们会进一步帮助我。

更幸运的是,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当天晚上我便收到了主任的定心丸:“目前看起来还很安全,先安心随访,半年或一年一次,发现长大再手术也不迟。多发磨玻璃结节一般等主病灶8—10mm再一网打尽。”

主任的回复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顿时驱散了这段日子的阴霾,让我瞬间有了力量,看到了希望。我激动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公,却被老公泼了一盆冷水:“贴吧问诊,你也敢信?华西在全国也算是响当当的,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听他们的意见,别瞎折腾…”但任凭老公如何劝说,我都对主任的诊断深信不疑,尤其是在拜读了他的科普、了解了很多的真实案例分享后,更坚定了先观察半年再赴重庆面诊的决心。

幸遇主任:安心释然

转眼,半年一晃而过。在志愿者的再次帮助下,我幸运地抢到了微医的特需号。那也是我第一次与主任见面。没想到的是,主任竟颠覆了我对名医的认知:完全没有一点儿名医的架子,和蔼可亲,有问必答,而且非常懂得照顾患者情绪。

他在电脑上仔细地翻看着报告中显示的每一个结节,而后用温柔又坚定的语气对我说:“不要担心,现在情况很好,不着急手术,继续每半年随访观察即可。”

尽管过了半年,但面诊结果竟与贴吧问诊的答复一模一样,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之后一年多,每半年我都会准时到新桥报到,虽然路途奔波,却不觉得辛苦劳累,反而感到充实安心。

精准除“磨”:幸福余生

又到了该复查的日子。年8月28日上午9点,和往常一样,我依旧踏着轻松的步伐走进五楼特需诊室,见到了我的“偶像”主任。而他依旧温和地向我微笑,询问我名字后便在电脑上仔细翻看着我的结节,对比着这两年的变化。

突然他眉头一蹙,继而抬头、指着最大的一个结节对我说:“这个结节微浸润,已达到了手术指征…”“手术?!”听到这两个字,我心头一惊,竟有些不知所措…

主任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慌乱,又进一步温柔耐心地说道:“您的右肺有多个结节,您看,目前这个最大的结节0.8*0.4,微浸润,还有这个,这个,这个…这5个结节都有危险,手术时可以一并处理,楔形切除。”

他停顿了一下,又指着另外一个结节继续说,“但是这个结节位置深,在增生到原位之间,要切的话,须叶切,损伤太大,建议不切。如果实在害怕,以后补一个消融。”随后便安排陈伟医生给我开了住院单…由于主任的患者较多,我没有再细问,恹恹地走出了诊室…

看着手中的住院单,我六神无主。说实话,这次的复查结果出乎意料,当主任说出“手术”二字时我竟有些难以置信甚至难以接受:不是该继续随访吗?难道主任看错了?单从ct报告看,这次的结果与前几次基本一致啊……或许是对两年随访的轻松生活有了依赖,关于手术心理上总有些迟疑,但是转念一想,主任让手术必是到了该手术的最佳时机,

按照惯例,四川地区与重庆毗邻,手术需要排两个月,但当主任得知我的爱人9月10要出国上班且公司早已订好机票一事,又专门为我开通绿色通道。更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我便接到了院前检查的电话,让我第二天一大早就做检查,第三天(8月30日)入院,9月1日安排在第三台手术…

如此紧锣密鼓地安排,都多亏了主任细心的安排!试问这样善解人意、为病人排忧解难的主任在医学界又有几人?!(感激之情真的无以言表)

手术很成功,右肺切了5个危险结节,无论是术中病理还是大病理都是3微2原,果真跟主任术前预判分毫不差!看到病理报告,我非常震惊:CT报告单未曾提及的一个结节竟然“紧邻胸膜”!如果再晚一步,岂不是侵犯胸膜?

此刻,我深感比中了五百万还要幸运,终于明白了手术的原因:确实,单看ct报告单与以前变化不大,看似可以继续随访,但是加上了主任的“火眼金睛”,这场手术确实非做不可,而且做得恰到好处,精准无比啊!

术后体验:轻松自豪

从入院、手术到出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正如贴吧里许多病友的评价,主任手下无弱兵,无论是分管医生满元,还是任何一个护士妹妹,他们做事认真负责,细致入微,说话也绝不疾言厉色,让我感到了莫大的温暖。9月5日我如期出院了,和大多数患者一样,我也做了一场“假手术”,除了有轻微的咳嗽外,除了轻微的咳嗽,没有太大的疼痛感。

写给结友:相互温暖

主任曾说,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只有真正生病的人才能明白身体的疼痛、内心的苦闷和对疾病的恐惧,所以结友们的心情我能感同身受,在这里我想借主任的一句话——“我会一直在,诸君皆可安!”告诉大家,有主任在的地方,便有光照进来!大家只需相信主任,听从主任诊断:首次发现磨玻璃,不要过度惊慌,按照主任指南先消炎,三个月后再复查。

特别是那些可随访可手术的朋友,看似是主任在给你们出选择题,其实主任可能更偏重于随访哦,毕竟肺不可再生,像我一样晚一点再切不香吗?更何况,主任判断精准,有主任守护,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主任诊断有危险因素的,务必争取早日面诊,及时处理,让结节小魔无处遁形!

献给主任:感谢有您

之所以能够顺利除磨,多亏有您,我最尊敬的戴主任,一句“谢谢”,真的无法表达您对我的救命之恩。“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意”,说的就是您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术,“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是对您治病更愈心的最好诠释,感恩有您!

您说,“如果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那就燃烧了我,为每一位需要的人,守护平安”;您说,你们信我,将性命交托;我必尽心竭力,生死不负…您的每一句话都在我耳边回荡!您的大爱,我深有体会却自惭无以为报。唯有感恩、铭记与祝福!希望您的世界里除了患者,还有自己,为了五千万肺结节患者,请您多保重身体,不要超负荷地工作,因为只有您健康快乐,才有大家的平安幸福!

主任,是怎样的火眼金睛如此准确为我掌握了最佳手术时机,谢谢您!

术后11天的伤口,看一次得意一次

我的回复:

谢谢您的信任和分享。太幸运了,只临近胸膜。根治了,余生无忧,放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y/164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