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於長期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臨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慢性關節炎、尿酸石形成和高尿酸性腎病等為特點。中醫認為痛風其本在脾腎,皆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腎功能障礙,濕熱、瘀血等病邪留滯關節而致。按傳統辨證可分為以下幾型:(1)濕熱痹阻證:證見關節紅腫熱痛,局部觸之發熱,步履艱難,發熱,口渴不慾飲,煩悶不安,小便黃濁,舌質紅,苔黃膩。(2)瘀血痹阻證:證見關節疼痛劇烈,多呈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痛處拒按,局部腫脹可有硬結或瘀斑,或面色暗,肌膚乾燥無光澤,口乾不慾飲,舌質紫暗,有瘀斑。(3)腎虛濕熱證:證見小便頻數,灼熱疼痛,尿色赤黃,急迫不爽,腰膝酸痛,苔黃膩。(4)腎虛石淋證:證見尿中有砂石,小便艱澀,可能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刺痛,少腹拘急,甚則尿中可見帶血,腰膝酸痛。舌淡苔黃,脈細。(5)陰陽兩虛證:證見痛風日久,極度乏力,面色萎黃,倦怠納呆,噁心嘔吐,腰膝酸軟,舌淡胖有齒印,苔白膩。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多屬於濕熱痹阻證;慢性期多為瘀血痹阻證;以尿路感染為主要表現時,多為腎虛濕熱證;以尿路結石為主要表現時,屬腎虛石淋證,而病情發展至晚期腎功能衰竭,多為腎之陰陽兩虛證。如果關節僵硬、畸形,可加活血化瘀通絡之藥,如蜈蚣、烏梢蛇、桃仁、紅花、絡石藤、寬筋藤、雞血藤等。痛風結節潰破加法半夏、貓爪草、穿破石、海藻、山慈菇等祛痰軟堅,散結通絡之品。如單純性尿酸高或處於靜止期病人多表現為脾腎不足,濕濁內盛,可用健脾補腎降濁之法治療。

血中尿酸增高是形成痛風的基礎,因此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十分重要。尿酸的排泄三分之一由胃腸道排出,三分之二從腎排出。選用中藥除了按辨證原則之外還可以參考現代中藥藥理研究的結果選用,中藥-芫花所含的芫花素、芹菜素及大黃所含的大黃素對黃嘌呤氧化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能減少尿酸的合成。秦皮、車前草、土茯苓、蒼術可以促進尿酸從腎排出;而大黃等通便藥可以促進尿酸從大便排出。痛風急性發作時大多表現為“熱痹”,因此原則上應該選用有清熱作用的中藥,例如:黃柏、防己、忍冬藤等。但在寒冷地區或因受寒等,病者可表現為外寒內熱,此時應用散寒通痹的中藥,如:羌活、獨活、秦艽、香附之類。百合、山慈菇等有秋水仙碱樣作用,抑制白細胞趨化,從而減輕痛風性關節炎的炎症。

對於初次發現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平時採用車前草15克,薏苡25克,土茯苓15克,玉米鬚25克煎水飲,每週飲二至三次對降尿酸有一定幫助。

此外,痛風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故除了藥物治療外,強調注意飲食治療,其目的既要增強尿酸的排泄,又要減少尿酸的形成。如動物內臟、腦髓、家禽等肉類以及菜花、菠菜、豆類、芹菜、蘑菇等含嘌呤較高,應儘量避免。平時多飲水少吃鹽,對心、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應大量飲水每天約2,-3,毫升,以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並增加尿酸鹽的排出。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宜選用清熱利濕的飲食,如綠豆薏米湯、金銀花露,也可常食百合湯、百合粥、蒸慈菇片。百合、山慈菇等對痛風有治療作用。

(1,字)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y/17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