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常识 >> 大厂新闻最近大厂多人因吃小龙虾被送进
如果要问这个夏天最火爆的美食是什么,很多人会给你一个统一的答案——小龙虾。
但是横纹肌溶解症让这道美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让人又爱又恨。医院肾内科最近已收治了多例因食用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
病例:
家住大厂六十多岁的市民王女士几天前在南钢某菜场买了一斤小龙虾,烹制食用之后没多久,就出现了面色苍白、浑身无力、浑身不适的症状。女儿一开始以为是中暑,便给王女士降温处理。症状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身体还出现酸痛的症状。女儿医院救治,经急诊医生诊断,王女士得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龙虾病”。王女士经过肾内科的治疗,目前已无大碍。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就是我们常说的“龙虾病”,也称“哈夫病”。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等物质进入到血液里,最后从尿中排出。
中毒者先会出现肌肉酸痛、肿胀,接着可能有发热、全身乏力等较大的反应。还有个显著的特征是,患者的尿液呈酱油色。这是因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对肾脏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除了表面症状外,“龙虾病”会导致人体肌肉细胞里的肌红蛋白溜到血液里去,被破坏的肌肉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的钾,进入血液中会引起高钾血症,严重时可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小龙虾是不是罪魁祸首呢?
医院肾内科章喜俊主任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种病由来已久,已经有90多年历史,但治病原因还不清楚。龙虾本身是没有毒性的,正常吃龙虾一般不会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龙虾在养殖、清洗、烹饪或其它环节出了问题。
章主任还特别提醒:小龙虾的头部和腮部是藏污纳垢的主要部位,大多数有害物质和重金属都集中在这个部位,建议大家不要食用。
以后吃龙虾要注意些什么?
1、不要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小龙虾,不要自行到江边或河沟捕捞野生龙虾进食,也不要购买非养殖的龙虾。近期长江流域爆发洪涝,小龙虾有可能在洪水期间接触江水,未进行有效防护还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风险。
2、不要进食死虾,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龙虾不要进食。龙虾烧煮以前应该尽量清洗干净,多在干净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去除腮部及肠道。
3、龙虾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杀死细菌。专家表示,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小龙虾的吸附能力特别强,它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同样,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位,所以吃的时候要去头。要是煮之前能将头去掉最好。
4、烹饪时应煮熟煮透。由于龙虾在自然环境生长,其体内可能存在细菌和寄生虫,且龙虾外壳较硬,不容易蒸煮,所以烹饪时应蒸煮时间长一些,以有效杀灭细菌或寄生虫。如未煮熟就吃,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肺吸虫病。
5、进食龙虾量要有度。一次大量进食龙虾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存在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会诱发痛风。如果再搭配啤酒就更不健康,因为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一起吃会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过敏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吃龙虾。
6、凡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尿液呈酱油色等症状,千万要引起重视,医院就诊,并说明进食史。
来源:南京医院
合作推广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