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护理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病。临床以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易于激动、怕热多汗、手抖、突眼等症状为主。以女性多见,其发病率甚高,近年似有增长趋势,其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甲亢一病,与中医瘿病中的“忧瘿”、“气瘿”非常类似。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瘿者,忧圭气结所生,亦日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阐明了瘿的发生与情志内伤和水土因素相关。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了治瘿气的方药和灸法。至宋代,《圣济总录》指出:瘿症“贞彐人多有之,缘忧圭有甚于男子也。”首先观察到本病的发病具有女多于男的特点。
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认为瘿之发生乃气血凝滞而成。至今对中医证治仍有一定指导意义。近代年就出现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章。50~60年代已有用中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报道,但多以个案为主,治法倾向于清胃胆之腑热。70年代加强了对本病的治疗研究,并主张疏肝化痰、益气养阴为主,重视运用昆布、海藻、黄药子等含碘丰富的药物。
80年代以来,随着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认识的深化,辨证分型渐趋完善,专方治疗也日益增多。特别是通过实践发现,碘剂有缓解持续时间不持久、容易复发加重的缺点,故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突破传统治疗甲亢所沿用的含碘丰富的中药。最近有人统计与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甲亢的情况,结果发现含碘较少的药物有效率最高。
甲亢合并突眼症在治疗上是一个难题,目前多主张从肝论治,采用清肝明目,滋阴清热等法;也有人在理气治肝方药中,注重桂枝的运用,获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针灸治疗本病也获得满意疗效,无论在临床与原理研究上,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应用体针、水针及电针、光针等,各种穴位刺激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甲亢的治疗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据所收集的有疗效分析的文章共30篇统计,治疗例,结果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94%。
近几年来,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通过对甲亢肾阴虚患者外周血rk细胞活性,血浆cAMP含量变化与辨证分型关系,阴虚阳亢病机与头发微量元素变化关系,阴虚火旺患者尿羟脯氨酸排量等观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不同证的生化基础。
对针刺后患者血液流变性、心血管功能、体内激素代谢、甲皱微循环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等也作了系统观察,初步证实了针刺主要是通过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
李维兴,中医疑难杂病专家、中西医结合资深专家、名老中医。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中西结合临床工作40多年。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学科带头人20余年,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十分丰富,特别在运用中西医结合分析、诊断和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疑难杂病以及慢性病方面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深受病友信任和欢迎。
擅长:中医内、妇、儿科疾病及疑难杂病。尤对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咳嗽,冠心病、高血压,眩晕、失眠、神经性头痛,慢性肾炎、尿结石、尿道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慢性结肠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疾病、抑郁症、自汗、盗汗,痛经、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妊娠前调理、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风湿病、腰椎、颈椎骨质增生、腰腿痛、痤疮、湿疹、荨麻疹,小儿厌食、疳积、消化不良等,以及肿瘤放化疗后的扶正治疗的疗效显著。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全天
地点:名源堂中医门诊部(侯家塘,-89920)
坐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地点:名源堂正源门诊部(马王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