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m-mip.39.net/fk/mipso_5387140.html

刘渡舟老先生医案

吴×,女,38岁。患头晕目眩,严重时坐立不稳。

经多方诊治仍无疗效。病人面色苍白,舌质淡苔水滑。

饮食与二便基本正常。

诊为水饮内停,上冒清阳

治以温化痰饮为法。

处方:

茯苓30克,桂枝12克

白术10克,泽泻15克

牛膝10克,炙甘草6克

三剂。

服药后疗效显著,眩晕明显减轻,因方药对证,嘱其继续服用,六剂后,证情基本稳定,予泽泻汤加味善后。

国医大师熊继柏医案

病案1

焦某,男,51岁

年7月10日初诊:阵发头目颈项胀痛及头晕10余年。

患者发作时伴面色潮红,头部潮热汗出,耳鸣,足底酸胀,舌苔薄黄腻,脉弦细。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具体不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化风。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方:镇肝息风汤。

处方:

牛膝20克,代赭石15克

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炒龟板30克,白芍15克

玄参10克,天冬10克

炒麦芽10克,甘草6克

天麻10克,葛根40克。

20剂,水煎服,日1剂。

7月31日二诊:头胀、晕显减,足心酸胀略减,仍阵发头面潮热,汗出,颈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继以前方加勾藤20克。20剂,水煎服。

8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头晕胀已止,足胀渐消,潮热、汗出渐减,再服15剂,诸症基本解除。

病案2

左某,女,54岁

年2月23日初诊:

阵发头晕1年。患者阵发性头晕,伴颈胀肢麻,每发则呕逆,常口舌生疮,未正规治疗,病已1年。

就诊时兼畏寒,自汗,舌苔黄腻,脉细滑。

辨证: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息风。

主方:黄芩温胆汤加味。

处方:

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5克,枳实10克,

竹茹10克,甘草6克

黄芩10克,野天麻30克

勾藤20克,僵蚕20克,葛根20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3日二诊:眩晕显减,疲乏,面淡黄,舌苔薄黄,脉细。

前方服后诸症控制,以初诊之方再进15剂,病症全除,此后未曾发作。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兆元医案

患者男,69岁。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2个月前因咳嗽咯血,医院,确诊为肺癌,脑部转移,行肺部肿瘤手术切除,并行头颅γ刀治疗。

就诊时可见患者体型消瘦、面色晦暗、持续性头晕伴有行步不稳、易摔跌,有间断性咳嗽、胁肋部隐痛、性情急躁易怒、纳差、咽干、口苦、眠差、小便调、大便干,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咯血。

舌暗淡水滑、苔薄黄、脉弦。

主方:五苓散合大柴胡汤。

处方:

茯苓25g,猪苓25g

泽泻20g,白术10g

桂枝10g,柴胡25g

大黄10g,枳实15g

黄芩15g,清半夏15g

生姜10g,大枣10g

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服上方7剂后,患者头晕,口干苦,均有明显好转,行走渐平稳。

继续该方加减调理半年余,头晕渐愈,诸症缓解。

长按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by/133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