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医院获悉,近日省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完成贵州省首例实时电磁导航引导下支气管镜下肺部结节活检术,为我省肺部结节的精准化诊疗“再添利器”。据了解,72岁的王爷爷(化名)因常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来到省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入院经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后胸部CT回示左肺门-左肺上叶前段48mm*30mm团块影。姚红梅教授进行电磁导航引导下支气管镜操作但因其病灶位于左肺上叶前段,且包绕左肺上叶前段动脉,常规电子支气管镜鞭长莫及,未能取得病理组织。若是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则需要穿破较多的肺组织,增加术中术后出血和气胸的风险。王爷爷也强烈拒绝外科手术。进退两难的病情令医生及其家属难以抉择。面对诊治中的难点,呼吸介入团队经过详细论证后,果断选择的电磁导航引导支气管镜进行肺部结节穿刺活检。术前将患者的胸部CT资料导入3D智能重建系统中,生成患者的3D支气管树模型,并在电磁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提前规划了精准的手术路线。省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姚红梅教授通过电磁导航系统的实时引导,按照既定路线可视化的将支气管镜快速深入病变部位,完成了目标病灶的精准活检。操作全程仅用时短,患者术后无咳嗽、咳血、胸痛等不良症状。可视化、精准化、微创化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让肺部病灶无所遁形据悉,电磁导航设备是专门为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操作中准确定位设计的一个“人体GPS”,通过置于病人背侧的电磁定位板与定位探头相配合,结合肺部的三维CT成像和虚拟支气管树,形成肺部的导航系统,通过电磁实时医师操作支气管镜快速、精准直达病灶。该设备优点是能建立一条工作管道,准确到达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肺外周病灶(尤其是微小结节、磨玻璃结节),实现度无死角探查,以便进行病理活检、染色定位、微创胸腔镜精准切除,真正实现了肺部疾病的精准、微创、可视、诊疗一体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朱梦怡编辑周婷编审徐元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by/153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