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诊断 >> 深入阐述痛风
1、痛风是何种类型的病?
答:痛风和糖尿病一样,也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体内产生尿酸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起血中尿酸升高,临床上称高尿酸血症。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而嘌呤是人体细胞分解代谢产生的。血尿酸升高至一定程度后会在组织内,尤其是关节及肾脏中沉积而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严重者可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临床上称为痛风性关节炎。尿酸在肾脏内沉积后可形成尿酸性结石和肾实质损害,临床上称为尿酸性肾病,又名痛风性肾病。可出现肾绞痛、血尿、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也可在关节处或耳后沉积,形成痛风结石。
2、哪些人易患痛风?
答:痛风是一种遗传性缺陷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对于家族中有痛风史的人,有患痛风的可能。也就是说,先天因素——遗传,是判断某人是否易患痛风的主要因素。一些后天的因素,对痛风的发生也有影响。例如:痛风好发于5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男性,尤其是不爱运动,且进食肉类蛋白较多,营养过剩的。总之除了遗传这一重要患病因素外,肥胖的人较瘦的人易患痛风;营养过剩的人较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年龄大的人较年轻人易患痛风;男人较女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较素食的人易患痛风。当然这些人的情况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
3、性别对痛风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吗?
答:性别对痛风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几乎95%以上的痛风病人都是男性,女性病人仅占5%左右,而且大多数的女性都是在绝经期之后患病。
4、什么是核酸?什么是嘌呤?它们与尿酸有什么关系?
答:核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有核糖核酸(RNA)和去氧核糖核酸(DNA)两种。DNA较RNA含量多,主要存在细胞核的染色体内。RNA含量较少,主要存在细胞浆内。无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均由核酸成份。嘌呤则是核酸中RNA和DNA进一步分解代谢后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等三类,这三类嘌呤在酶的催化下即转变为尿酸,而黄嘌呤多尿酸的主要来源。可见,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而嘌呤则来自细胞中的核酸,因此,尿酸又可以说是细胞分解代谢的产物之一。
5、血尿酸浓度是否与体重有关系?
答:体重的变化与血尿酸浓度有一定关系。血尿酸测定值与体重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超过体重标准的人,血尿酸值比正常体重的人要稍高些,而低于正常体重的人血尿酸值又比正常体重者低一些。总之,胖人比瘦人血尿酸浓度要高,这是一般规律。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有些超重或者肥胖的人其血尿酸值并不比同年龄、同性别的非肥胖者高。
6、正常人每日尿酸生成量是恒定的吗?
答:由于人体内嘌呤合成与分解代谢的速度处于稳定状态,所以每日尿酸生成量是稳定的。一个健康的成人每日体内尿酸的生成量是稳定的。一个健康的成人每日体内尿酸的生成量达约为—毫克,这个数字不包括每天所吃食物中的嘌呤分解产生的尿酸量,纯粹是人体本身细胞而产生的尿酸,所以数量比较稳定。痛风病人由于嘌呤分解为尿酸的速度较快,以致每日尿酸的生成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标准,于是血中尿酸升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痛风病人一天内尿酸生成时最高可达到—毫克。
7、尿酸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答:人体生成的尿酸不再被分解利用,几乎全部排出体外。排除的途径有两条:1、通过肾脏随尿排出,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大约60%-70%的尿酸由这一途径排出。当尿酸随血液循环流入肾小球滤过,其中大多数近端小管重新吸收,然后又由运输小管分泌而随尿排出,所以完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状态是保证尿酸排泄的重要条件。肾脏有病变时尿酸排泄量减少,血中尿酸升高引起的痛风属于继发性痛风。2、通过肠道粪便排出,这一途径不是主要途径。一个健康的成人按每日生成—毫克尿酸计算,大约—毫克由肾脏排出,—毫克由肠道排出。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尿酸生成量过多,超过了肾脏排泄的最大限度时(肾脏每日最大排泄量约为—毫克)血尿酸即升高,尿酸就容易在关节、肾脏沉积而导致痛风。除了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总成肾功能)维持这个先决条件,尿酸与尿酸度(即PH)也是尿酸能否由肾脏充分排泄的重要条件。当饮水量不足而导致尿量减少,尿液偏于酸性时(尿PH值低于5.5以下),尿酸就不容易溶解随尿排出,而容易沉积于肾脏内,即使肾脏功能完全正常也是如此。所以为了使尿酸充分排出,就必须有足够的饮水,使尿量充足。并注意尿液PH值,勿使尿液过于偏酸性。了解这一点对痛风病人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
8、痛风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区别
痛风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性别与年龄
绝大多数为50岁以上男性
大多数为40岁以上女性
体形
肥胖者见多
一般体形
病因
嘌呤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
自身免疫紊乱
受累关节部位
以踝关节多见
以手指关节、腕关节多见
关节炎特征
红、肿、刀割样痛
肿痛,很少发红及灼烧感
受累关节数目
单关节多见
常为对称性,多关节受累
关节功能及变形
关节变形多不对称,可出现痛风结节、可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结晶
指关节变形改变,常有“晨僵”。可出现类风湿结节,不破溃。
尿酸
升高
正常
关节以外病变
常会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
常伴有风湿性血管炎、肾脏很少受损
秋水仙碱
复方伸筋胶囊
治疗特效
效果不明显
9、什么是痛风结石?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病程较久,尤其是血尿酸长期升高得不到及时控制,经常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者,它可在关节周围或耳廓等处的皮下,发现高出于皮肤表面的黄白色的结节(俗称疙瘩),临床称之为痛风结石。痛风石是血中过量的尿酸沉积于皮下而形成的。沉积于皮下的尿酸盐为白色的结晶,对皮下组织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皮肤以及皮下的炎性反应。久之可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再生,尿酸盐沉积亦逐渐增多、扩大,结节随之变大,皮肤膨胀、扩张,加上尿酸盐的侵蚀作用,结节可能破溃。痛风结石一般质地偏硬,状似石子,故称其为痛风结石。
赞赏
长按白癜风发病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jc/1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