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很常见,尤其是当B超机的改进,分辨率达到1mm,在随机选择的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70%,也就是说几乎3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有结节。因此,正确对待甲状腺结节尤为重要。

到底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长甲状腺内的肿块,由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引起的散在病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增生、炎症、肿瘤等都可造成甲状腺结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体检项目中增加了甲状腺的检查,因而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城镇人群触诊检出率约4%-7%,超声20%-60%,50岁以上的城镇居民超声检出率超过50%,多数甲状腺结节别人看不见,自己摸不着。由于部分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类型多数为甲状腺癌,加上目前有关甲状腺癌的知识不普及,致使一些人误认为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恐慌,有些人更是谈结节色变

甲状腺结节的判断,B超好还是CT、磁共振好?

对一些病人来讲往往有个误区就是觉得检查是越贵的约准确,但在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中,判断良恶性就是B超最准,更高值的CT、磁共振(MRI)都比不上,除非要看胸骨后的甲状腺肿或者怀疑有周围软组织,包括气管、食道以及血管的侵犯,可以再做CT或磁共振。但B超最大的缺点在于主观性很强,不同的医生对所看到的影像学变化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早期结节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上,因此如对B超结果有怀疑的,医院和有经验的B超医生进行复查。

如何解读甲状腺B超对结节的描述

B超的描述主要看3点,按照权重依次为:钙化—边界—血流。“钙化”:B超的描述可以为强回声,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胶质的改变,往往在伴周围无回声区,这是良性的标志,一种是实性区域内的钙化,又分为细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微小钙化(直径<2mm)多为恶性细胞的钙盐沉积,如有典型的细小钙化,其恶性的可能性几近90%;粗大钙化则一般为良性病变,但也有学者统计,在粗大钙化(直径>2mm)的病人中也有近20%的恶性比例。除了这两类还有边缘性钙化。甲状腺结节发生钙化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甲状腺癌”,钙化结节有良性也有恶性,其中微小钙化提示甲癌的可能性较大,有研究显示50%~60%的微小钙化可能是甲状腺癌。所以检查出微小钙化的结节要警惕。

“边界欠清”: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恶性的因为有对周围组织有侵袭,边界可以出现毛刺样的改变,但有时炎性病灶,因为可以有渗出,边界也可以比较模糊。

“血流丰富”:仅有血流丰富并不能诊断恶性的结节,往往炎性结节也可以有,此种情况则需要密切的随访。

如何对待良性结节

甲状腺的位置在气管两旁,因此良性结节如果没有压迫症状,没必要苛求良性结节的消失,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B超,一年复查一次,有明显增大的,亦可考虑手术,由于每次B超探头切面的不同,结果报告上描述的结节大小有几毫米的偏差是正常的。目前并无药物可以消除甲状腺,医院推荐超声下的消融,但其等同于手术的剔除术,复发机会很高。因此,良性结节只要不明显增大,不痛不痒,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根本无需太在意。

哪些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呢?

影响结节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因素有结节的大小、是否有压迫影响到呼吸道而产生的症状以及结节的良恶性。

良性结节中,小于2厘米的结节不建议手术,注意观察结节是否有增大即可;4厘米以上的结节建议手术。2-px间选择性手术。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基本上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结节有压迫症状,影响呼吸时,不管是良恶性都必须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会引起脖颈部不适么?

许多患者医院就诊,查个超声发现甲状腺有结节,这个时候很多患者会误以为脖颈部不适是甲状腺结节引起的,手术愿望极其强烈,误以为手术后就能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个大大的误解。一般而言,甲状腺结节很少会引起脖颈部不适,它只会在肿瘤巨大的情况下引起吞咽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或者肿瘤压迫或侵犯颈部神经引起不适,但这些情况都很少见,特别是对于很小的甲状腺结节。其实绝大多数患者的脖颈部不适是由于颈椎病或者颈部肌肉劳损所致,患者更应该去骨科或者中医推拿科就诊。

要想全面的评估甲状腺结节,是否仅仅凭彩超就足够呢?

显然是不够的!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来说,抽血实验室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抽血检查主要查什么呢?目前针对甲状腺结节相关的抽血项目主要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检验报告单到底是什么样的。

第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的化验单,看着这么多拗口的医学术语,大家先不必惊慌,这里面的项目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其一是各种甲状腺激素,大家只要记住带有字母T,后面紧紧跟着数字3或者4的都是甲状腺激素类(包括T3、FT3、T4、FT4四种),这些数字只要超出正常参考值,就表示甲状腺激素过多(大家可以简单通俗的理解为“甲亢”),而低于正常值范围,也就表示甲状腺激素不足(可以简单通俗的理解为“甲减”);另外一个叫促甲状腺素(TSH)的是调控甲状腺功能的激素,它反应甲状腺功能的趋势正好和甲状腺激素们相反,升高的时候提示甲状腺激素不足(“甲减”),减低的时候表示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在反映甲状腺功能方面,TSH比甲状腺激素更敏感,可以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早期就向我们发出“预警”。如果一部机器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能不能正常工作,性能怎么样!同样,甲状腺长了结节,我们也需要检查上面这几个项目,让我们对甲状腺的工作状态做到一目了然!

第二是常见的甲状腺相关血清免疫学检查。同样,大家可以忽略检验单上拗口的医学名词的中文全称。简单来看英文缩写就可以了,带有TPO字样的那一项(有些单位的报告单会写为TPOAb)升高,就提示甲状腺正在遭受免疫攻击,常常见于甲状腺炎,例如桥本氏甲状腺炎。ATG和HTG这两项(有些单位的报告单会写为TGAb和TG)它们都和一种由甲状腺球分泌的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有关。甲状腺球蛋白的水平可以部分反应甲状腺本身的状态。虽然其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没有直接帮助,但是对于已经确诊甲状腺癌的患者,就是至关重要的检查指标!一般而言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甲状腺球蛋白一般处在相对低水平,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TG升高,就提示肿瘤有复发的可能。

除了上面几个常见的检查项目,有时候还会做下面这些检查,如TSH受体抗体(缩写为TRAb),主要用来鉴别“甲亢”的病因,一般不作为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还有一个叫降钙素的指标(缩写为CT,注意此CT与在放射科做的CT检查不是一回事),降钙素(CT)升高,常常与一种比较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髓样癌相关,但因为这种类型的肿瘤很少见,所以一般也不作为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抽血检查项目。目前还没有甲状腺癌相关的血液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筛查。

综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除了要做B超检查对其形态有一个大概了解外,还要通过抽血了解甲状腺本身的工作状态,抽血虽然不能直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是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发现结节后的进一步处理。例如,甲状腺结节如果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那么处理起来就不是简单的定期随访观察了。总之,请大家牢记,B超和抽血检查是综合评估甲状腺结节该如何进一步处理的基础,缺一不可。

甲状腺结节病人的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单纯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率很低,恶性病变仅约占2-5%,所以体检查出来有结节不用惊慌。但是一定要定期随访复查,一般来说,6-12个月要复查甲状腺超声、血清甲状腺激素及抗体等指标,以防病情发展和变化,错失治疗时机。即使证实了结节是恶性的,也不必谈癌色变。甲状腺癌根据病变细胞类型的不同有迥异的发展过程,常见的乳头状癌术后治愈率达90%,对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不必太紧张和怕耽误了治疗。即使是良性结节,有些患者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夜不能寐,生活在恐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行手术治疗,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目前的甲状腺结节手术非常成熟和先进,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注意日常饮食中

饮食中的碘元素对甲状腺的影响最大,摄碘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病变。随着饮食的丰富,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已经非常少见。所以,在日常沿海地区人群则应控制碘的摄入,控制加碘盐的食用量。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摄入-微克的碘就够了。

甲状腺组织内由于需要合成甲状腺激素,几乎每时每刻进行着生化合成反应,而催化这一反应所需的酶容易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破坏和干扰,特别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硫氰酸盐、过氯酸盐、农药、有害化学气体、过量的食品添加剂等,当食品中出现这些化学物质时,容易诱发结节。

在日常饮食中,少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以及含有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吸烟人群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富含硫氰酸的十字花科食物(如西兰花、萝卜、卷心菜等);避免同时食用十字花科食物和富含类黄酮的水果(如橘子、梨、苹果、葡萄等);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包括菱、油菜、芥菜、猕猴桃等;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和新鲜水果等。

调整情绪

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是“情志致病”,特别是压力大,精神情绪不畅,经常郁怒的人。因此,要善于调整心态,摆脱不良的情绪刺激,经常做到“心平气和”。过度劳累会加重甲状腺的负担,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此以往甲状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化学刺激或病菌病毒侵犯时,就容易发生病变。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jc/22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