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用水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明朝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朝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8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8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常常会超过茶,这不仅由于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资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还有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终究也是通过水的冲泡,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到达的。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资遭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资、精神和文化享受。

1、古人论水

中国在唐朝之前,虽然饮茶已较普遍,但习惯于在煮茶时加入各种香辛佐料。在这种情况下,对茶的色、香、味、形并没有多大要求,因此对水品要求也不高。唐朝开始,随着茶品的增多,和清饮雅赏之风的首创,才对水品有了较高的要求。据唐朝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最早提出鉴水试茶的是唐朝的刘伯刍,他\"亲揖而比之\",提出宜茶水品7等,开列以下。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淞江水第六;(《煎茶水记》)

而差不多与刘伯刍同时代的陆羽,根据张又新的记叙,在辨别扬子江南零水的真假时,根据自己亲身实践,提出\"楚水第一,晋水最下\"。并把天下宜茶水品,评品次第以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吴淞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而清朝的曹雪芹在《冬夜即事》诗中,主张\"却喜侍儿知试茗,取将新雪及时烹\"。认为雪水沏茶最好。总之,古代茶人,对宜茶水品议论颇多,说法也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

⑴择水选源 如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朝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冽,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试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密切。

⑵水品贵\"活\" 如北宋苏东坡《汲江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宋朝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的\"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明朝顾元庆《茶谱》中的\"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凡此等等,都说明试茶水品,以\"活\"为贵。

⑶水味要\"甘\" 如北宋重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朝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味美者曰甘泉,气氛者曰香泉\"。明朝罗廪在《茶解》中主张:\"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强调的宜茶水品在于\"甘\",只有\"甘\"才能够出\"味\"。

⑷水质需\"清\" 如唐朝陆羽的《茶经·4之器》中所列的漉水囊,就是作为滤水用的,使煎茶之水清净。宋朝\"斗茶\",强调茶汤以\"白\"取胜,更是重视\"山泉之清者\"。明朝熊明遇用石子\"养水\",目的也在于滤水。上面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宜茶用水,以\"清\"为本。

⑸水品应\"轻\" 如清朝乾隆皇帝一生中,塞北江南,无微不至,在杭州品龙井茶,上峨眉尝蒙顶茶,赴武夷啜岩茶,他一生爱茶,是一名品泉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评茶的行家。据清朝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常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精心称重,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排出优次,定北京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泉\",作为宫庭御用水。

以上诸家,对宜茶水品选择,都有一定道理,但不乏片面之词。而比较全面评述的,要数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出宜茶水品\"以清轻甘洁为美\"。清人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指出,只有身入山中,方能真正品尝到\"清香甘活\"的泉水。在中国饮茶史上,曾有\"得佳茗不容易,觅美泉尤难\"之说。多少爱茶人,为觅得一泓美泉,着实花费过一番工夫。

2、宜茶水品

近代,很多茶学工作者曾对宜茶水品作过分析测定和实验比较。以浙江杭州为例,经理化检测和开汤审评,结果表明以虎跑泉水和云栖水最好,西湖水、钱塘江水次之;城市天落水和自来水再次之,城市井水最差。

⑴山泉水

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堆叠的山峦。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细流聚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类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

但也并不是山泉水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⑵江、河、湖水

它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沏茶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在阔别人烟,又是植被生长茂盛之地,污染物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如浙江桐庐的富春江水、淳安的千岛湖水、绍兴的鉴湖水就是例证。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朝白居易在诗中说:\"蜀水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渭水煎茶很好。唐朝李群玉曰\"吴瓯湘水绿花\",说湘水煎茶也不差。明朝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言即便浊混的黄河水,只要经澄清处理,一样也能使茶汤香高味醇。这种情况,古代如此,现代也一样如此。

⑶雪水和天落水

古人称之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加古人所推重。唐朝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朝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茶雪\",元代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朝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

至于雨水,一般说来,因时而异,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水味\"清冽\",是雨水中上品;梅雨,天气烦闷,阴雨绵绵,水味\"甘滑\",较为逊色;夏雨,雷雨阵阵,飞砂走石,水味\"走样\",水质不净。但无论是雪水或雨水,只要空气不被污染,与江、河、湖水相比,总是相对洁净,是沏茶的好水。惋惜,近代很多地区,特别是工业区,由于遭到工业烟灰、气味的污染,使雪水和天落水也变了质,走了样。

⑷井水

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一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朝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朝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明朝焦竑的《玉堂丛语》,清朝窦光鼐、朱筠的《日下归闻考》中都提到的京城文华殿东大庖井,水质清明,滋味甘洌,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福建南安观音井,曾是宋朝的斗茶用水,如今犹在。

⑸自来水

它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5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构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储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采取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⑹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取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到达中性。用这类水泡茶,不但由于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粹,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秀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3、天下佳泉

由于水对茶的特殊作用,所以,在中国饮茶史上,品泉试茶,可谓是茶人的传统做法。但由于历代鉴水试茗高手,各人嗜好不同,寻求不一;加上,择水范围有大有小,环境条件早晚有别,因此,对佳泉的评述,虽然总的条件是一致的,但前后次序常常有别。如在宜茶水品中有较多的\"天下第一泉\"和\"天下第三泉\"等,就是例证。现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天下试茶名泉,简述以下。

山东济南趵突泉山东崂山矿泉

山东淄博柳泉云南安宁碧玉泉

四川邛崃文君井四川峨眉玉液泉

北京玉泉安徽黄山温泉

江西上饶陆羽泉江西庐山谷帘泉

江西庐山招隐泉江苏无锡惠山泉

江苏扬州大明寺泉水江苏苏州石泉水

江苏镇江中泠泉浙江天台山千丈瀑布水

浙江长兴金沙泉浙江杭州龙井泉

浙江杭州虎跑泉浙江桐庐严陵滩水

浙江雁荡大龙湫湖北当阳珍珠泉

湖北宜昌陆游泉湖北宜昌虾蟆泉

福建武夷山九曲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0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