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预防 >> 男子痛风并发肾衰竭,医生身体若出现这2个
痛风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代谢类疾病,因为它没有办法“治愈”,只能靠控制尿酸来降低痛风发作的几率。
我国的痛风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15岁的低龄患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痛风日益增多,且趋于年轻化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痛风是因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尿酸过高,导致尿酸中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产生炎症。
除了自身的嘌呤代谢异常意外,平时的饮食摄入也是诱发痛风的因素之一。
31岁的周先生家住湖南,早在2年前,医院,当时医生还特别嘱咐,尽量别喝酒,少吃高嘌呤食物。
初时,周先生还有所顾忌,后来,发现痛风也不怎么发作了,觉得病好了。于是就又开始了他的“酒肉生活”。
直到最近几天,周先生发现自己一直有蛋白尿的现象,而且腰部也出现疼痛,他出于小心,医院检查了一下。
检查结果出来后,发现尿酸高达μmol/L,而且伴随有肾脏衰竭的早期症状,周先生的难过溢于言表。
是什么导致周先生的肾脏出现衰竭呢?
因为痛风往往说明一个人的尿酸过高,而尿酸过高往往就会导致尿酸盐的增多,刺激肾小球出现炎症,引发肾炎。
大量的尿酸进入肾小管,造成肾小管阻塞,还容易引发肾积水,严重时会导致肾脏衰竭。
如何判断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呢?晨起出现这几个表现,请警惕
表现1、尿少或无尿
大多人都有早期上厕所的习惯。
如果发现自己突然连续好几天都是尿少、无尿的症状,要警惕高尿酸引起的尿路阻塞,以及高尿酸引发的肾衰竭。
因为尿酸高时,形成的尿酸盐结晶会在肾盂、肾小管或输尿管里面沉积,导致尿路阻塞或急性肾衰竭。
表现2、尿色重、泡沫尿
当尿酸损伤了肾功能以后,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
肾脏作为排泄尿酸的主要渠道,若是长期处于高尿酸的状态下,尿酸盐结晶会在肾脏沉积,导致肾脏损伤。
肾脏受损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晨尿颜色重、浑浊、泡沫等久久不能消失的现象。
痛风患者如果出现这3个症状,说明痛风已恶化,及早就医
症状1、出现痛风石
如果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尿酸也会沉积在软组织内,形成一些小的结节,即痛风石或痛风结节。
痛风石可发于全身各处,以手指、肘部和耳朵最为常见。痛风石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严重的畸形,影响关节活动。
症状2、发作时间延长或频率增加
一旦痛风单次发作的时间延长,或者发作变得频繁,一定要展开正规的降尿酸治疗。
此时不要抱着“拖一拖”的心态,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持续的炎症会给关节带来永久性伤害,从而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能力。
医生提醒:这三种食物是痛风的帮凶,尽早远离
食物1、高糖饮品
虽然高糖饮品中的嘌呤含量并不丰富,但是其中的果糖会合成形成尿酸的底物—单磷酸腺苷,促使尿酸升高。
而且果糖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及循环胰岛素水平,减少了尿酸的排泄。
对策:多喝茶水
多喝茶水可以有效的稀释尿酸的排泄,加速尿酸的排泄,而且还能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肠胃消化。
菊花它含有3种有益元素:菊甙、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碱。
菊甙—能抑制嘌呤的合成,提高关节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R-01转氨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嘌呤合成、平衡人体血尿酸值。
植物碱—包括胆碱、水苏碱、小蘖碱,有助于血尿酸的平衡,减少尿酸结晶、并促进排出,从而减少痛风石形成。
建议,经常泡服菊茶,对痛风病情有益。
食物2、海鲜、动物内脏
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入的嘌呤仅占20%,其他的嘌呤都是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
从食物中获得的嘌呤虽然少,但是很少被人体利用,几乎全部转化为尿酸,因此,饮食摄取的嘌呤量对体内的尿酸水平影响很大。
海鲜和嘌呤都属于高嘌呤食物,每g海鲜和动物内脏中就含有-0mg的嘌呤,痛风患者切记远离这两种食物。
对策:控制嘌呤摄入
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应当多注意减少嘌呤的摄入,多吃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蛋类、奶类等。像萝卜、黄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卷心菜、山药、大白菜、包菜、海带、土豆、茭白、丝瓜等含量较少。四季豆、芹菜、蘑菇、木耳、大蒜等嘌呤含量也较少。
控制嘌呤的摄入量是控制病情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克制自己。
食物3、高汤
“以形补形”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
因为骨头和肉类中的嘌呤易溶于水,经过熬煮以后,汤中也含有大量的嘌呤,痛风患者食用以后,往往容易诱发痛风。
对策:多运动,控制体重
研究显示,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7.8%,而且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
多运动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肪,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而还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尿酸的排出。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年纪大一点的患者可以打太极拳或者散步。
特别注意:痛风发作后的3-4天尽量采取静养,不要再用运动降尿酸,以防对关节造成二次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