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预防 >> 顾问专访杜彩文利用平台终身学习,成
友导读
年8月12日,作为第一批顾问,杜彩文主任加入到“千院万医”健康公益项目——“乳腺甲状腺肿瘤专家顾问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
自项目启动以来,杜彩文主任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共参加了8次评课会,为项目提出12条建议,对40门课程提出针对性意见。此次非常荣幸与杜彩文主任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她的从业经历,并请她对乳腺疾病的常见问题进行科普。
经历:从医30年,对患者及后辈的嘱托您为什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最早是怎么和医学结缘的?
我做医生其实受到了我爸爸的影响,医院医生,是我们家的骄傲。当时我们生活在农村,他工作之余还要经常回家帮家里干农活,那时候没有,邻居生病了医院,所以爸爸经常会在家里备一些常用药,甚至是静脉注射药和抗生素。那时候医生没有很细分专科,大部分都是全科医生,内外科综合在一起。那时候很多邻居生病都来找他,他给邻居看病、输液,在村里深受爱戴。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耳闻目染,看到爸爸作为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还那么受到村民爱戴,对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崇敬,所以励志考医学院。年高中毕业,我报考大学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是医学院,我本科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医学院。
年大学毕业,医院做了两年大内科医生,这两年基层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让我对各种疾病都有了更深入了解,虽然小时候跟着爸爸也都见过各种各样常见疾病,如消化道疾病、腹泻、发烧、急重症、脑血管等,这两年大内科医生的专业经历给了我一个全面训练。两年后,我转入肿瘤内科,开始从事肿瘤相关工作。从年到年,我一直都在做肿瘤内科的专科医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越来越专,并且找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乳腺内科。
从医三十年,整体医疗环境有哪些改变,您作为医生有哪些切身感受?
医院、医生会有抱怨,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医疗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还存在差距,但相比90年代,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大部分情况下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尤其在药品价格和就医环境两个方面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一是药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20年前,有一种治疗乳腺肿瘤的药物,一支要三万元左右,当时深圳的房价也才-元/平方米,负担一支药品相当于10平方米房子。但随着临床科研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可以生产仿制药并且也可以自主研发创新药物了。价格降到了20年前的1/10,并且还纳入了医保,患者承担的价格不到元。从20年前患者自付三万元,到现在的自付一千元,作为亲眼见证了这一改变的临床一线医生,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对民生工程的重视,这些年,国家在医疗健康领域投入非常多,真正想老百姓所想,解老百姓所愁。
二是患者就医环境改善明显。20多年前,医院的医疗条件都比较差,医院老旧,一个病房有八张床,住八个患者,那个时候的病房也没有卫生间。不仅如此,广东的夏天天气湿热,常常温度高达三十七八度,医院里面没有风扇,医院住院的感受非常差。现在我们看到,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医院每个病房大概住三个人左右,有独立卫生间,病房还配备了空调、电视等。
医院,也有宽敞明亮的内外科大楼和门诊楼,医疗设施设备也基本可以满足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和诊疗需求。现在的很多病房条件甚至比我们当年旅游住酒店的宾馆还要好,硬件设施的提升改善,我也是亲眼见证和感受到的,甚至也算是亲身经历和设计过,让乳腺疾病的病房更加符合患者所需,让他们有更加舒适的住院体验,这也有利于让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当下也存在许多矛盾和纠纷,作为临床医生,我看到国家对老百姓生命健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