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以下几方面: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

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

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

  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4.外邪侵袭

外邪留滞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痛风就是酸毒排不出去!!

现在很多人得痛风,发作起来痛得冷汗直流,拖着腿也走不动。

这种病不发作的时候人好好的,到医院也查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告诉你尿酸高点,其他没事。

尿酸怎么会高?医生说是因为喝酒过多、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很多人听了马上控制饮食,可是不管怎么忌口,该发作它还是痛。为什么会从大脚趾头开始痛,后期还会出现关节畸形?

其实这也是肾虚的一种症状,因为肾的过滤功能减弱了,血液里的酸毒排不出去,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大脚趾关节是人体的最末梢关节,酸毒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也有的人是大拇指关节痛,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不去调整肾脏,恢复它的过滤功能,酸毒结晶长期挤压关节,最后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出现变形了。所以痛风患者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关键在于恢复肾脏的机能,提高过滤能力,把酸毒排出体外才不会再复发。

肾乃“先天之本”,不可不知也。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脐疗法治疗以穴位痛点为主,和肿胀的部位。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和足三里,肾俞,腰阳关。

我们不仅仅要治疗痛点,我们还要用脐疗的方式来恢复体能,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用脐疗法来升元阴元阳。

脐疗的主要功能也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

中医经络和脐疗法治疗痛风,不要期待神效,需要慢慢体会疗效,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的人出现的效果可能会很快,有的人出现的效果也许很慢,但是,只要不放弃,用灸法治疗痛风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治疗痛风常用穴位

中脘:肚脐和胸骨下缘连线的中点。中脘穴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气海:肚脐下1.5寸。

天枢:肚脐旁开2寸,也就是腹正中线和乳头垂直线的交接处。

神阙:肚脐正中。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泻、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关元:肚脐下3寸。关元穴有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的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为保健要穴。

合谷穴:虎口,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

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颈部与肩部交接处隆起的骨头下。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穴在腰部,与神阙穴对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1.2寸。

丰隆:外踝上8寸,距离胫骨前缘约两中指宽的位置。

足三里:坐位时,外侧髌韧带凹陷下四横指,距离胫骨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还选足三里。因为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能够提高免疫力,还可以用来防治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等。

中医养生,内病外治

名医名方治未病,中医中药延寿命

亚健康调理咨询及体验

分享中医养生治未病

长安   

1、痛风的常规检查:

痛风常规的检查一般都会有血、尿、粪检查,其中对血糖、肝肾功能等项目也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而且也是在服药或病发期间的一个跟踪。可以参考是否应进服药物或进行其他方面的诊治。 

2、痛风的尿酸值测定: 

常规检查中既然已经包括了尿检,为什么这里我们还要单独拉出来进行一个项目检查。医学定义当我们体内尿酸值超标时罹患痛风病的概率较大。且尿酸值水平决定了我们的身体状况。所以只有有效的进行尿检才能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3、痛风的鉴定性检查: 

若常规检查或尿酸值测定都以经达到痛风标准,我们未来进一步确定是否罹患痛风。还需通过对关节腔穿刺抽液做培养或与其它关节炎鉴别,来明确是否痛风。   

确诊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通过上文介绍希望您对痛风检查项目已经有所了解,同时,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加了解病知识,能够在生活中选择适当的饮食方案或生活调理来预防痛风病也需要在选择治疗方面有所认识,通医院来对该症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疗。

预防痛风及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应该吃多低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的食物,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还要注意不要喝酒。低嘌呤食物:五谷杂粮、蛋类、奶类、水果、蔬菜;中嘌呤食物:肉类、豆类、海鲜;高嘌呤食物:豆苗、黄豆芽、芦笋、香菇、紫菜、动物内脏、鱼类。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1.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5.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ml至ml,促进尿酸排除。

6.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7.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10.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高嘌呤饮食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降低。控制饮食后,正常人血尿酸可降35.7ηmol/L(O.6mg/dl)左右,痛风患者也可降低59.5μmol/L(1.Omg/dl)左右。饮食因素是如何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目前已有一些合理的解释,包括:

1.过度饮酒会引起痛风发病,以啤酒尤其明显。乙醇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是:

(1)饮酒常伴食含丰富嘌呤的食物;

(2)乙醇代谢可以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以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3)过度饮酒造成血酮症,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4)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增多;

(5)有人认为饮用像威士忌类含铅的酒,使痛风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

2.减少摄食量也与痛风发作有关,因为饥饿时血浆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水平增加,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3.豆制品与痛风的关系存在一些误解,根据我国及日本学者测试,大部分豆类的嘌呤含量不太高,依此断定豆制品嘌呤含量更少,从而可以推翻民间或中医误传痛风禁食豆制品的说法。另一个间接证据是,常吃豆制品的出家人也很少有痛风。所以豆制品可以少量食用。

预防痛风饮食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2、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鱼、墨鱼

3、戒酒:不可饮酒、尤其是啤酒、绍兴酒。   

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4、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硷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宜吃的食物

1、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多摄取充足的碱性食物,如海带、白菜、芹菜、黄瓜、苹果、番茄等疏果。

2、多吃固肾的食物。中医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以收滋阴补肾功效。

3、亦适宜多吃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为五钱)煲糖水,但不要放鸡蛋,可加莲子。









































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7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