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大家谈

双心医学给心房颤动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我国大约有万心房颤动的患者近20年出现了射频消融“根治”心房颤动的技术热潮,但20多年过去了,这项技术的成功率最多70%左右,成功后复发率不低于30%,并且难以推广复制。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上从事技术的医学精英们一方面把技术讲的很神奇,另一方面把心房颤动说的很可怕,“不射频,早晚心力衰竭”的说法广泛流传。

这就诱导了很多患者去做治疗,我今天要问的是:谁来关心以下患者——

1.射频消融失败的(做了6次,又失败的);

2.射频消融后复发了,电击复律又复发了,用胺碘酮出现症状明显的甲低症状;

3.做射频消融,非但手术未成功,术中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心脏破裂);

4.高龄,并有多种疾病,不能射频消融;

5.经济困难,没钱做射频消融的。

这已累积成一个巨大的患者群体。

这些患者不是忙于热衷于射频消融精英们再感兴趣的群体。他们感到无助、失望、甚至绝望。躯体与精神状况比不做消融手术前差的太多了。有的术前毫无症状,手术失败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后“人就崩溃了”。

实际上,这些患者如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服务,酌情用药物管控好心率或心律,根据风险评估分层,教会患者做好预防卒中的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是相对良性的病,并不可怕。导致患者痛苦绝望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专门传播吓人的负面信息(虚假信息),压倒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心房颤动本身,而是不对称的医疗信息的“暴力语言”导致的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和惊恐发作。

这些患者迫切需要双心医学的关爱。我呼吁全国的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尽快行动起来,大办、办好“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为这些渴望得到温暖和希望的心房颤动患者伸出援手,送上服务,教他们不是与慢性心房颤动为敌,而是学会与之“为伴”。广大心房颤动患者朋友们,我52年学医从医的职业经历,使我坚信,带着心房颤动生存,学会自我管理,仍可健康长寿,生命充满阳光!

今天在《双心医学大家谈》栏目,医院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刘培良主任团队提供的两个经典案例。

胡大一

-------------------------------------------------------------------------------------

病例(一)

“双心”治疗让患者过好心房颤动人生

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刘培良黄峥蔡昕姝

(一)、病例回放

患者,女性,62岁,职员。

身高:cm体重:62kgBMI:23.05kg/㎡。

患者9年前自觉阵发性胸闷、心悸,休息后可缓解,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未规律服药治疗,症状偶有发作,每次发病后均可自行缓解。6天前患者与家人生气,情绪波动较大,自觉胸闷、心悸再发加重,持续时间约3-10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每日均有发作,自觉心律不齐,自测脉搏次/分,为求系统治疗来我院。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10年,否认甲亢病史。

本例中,患者年首次诊断心房颤动,年于我科住院规范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我们为她制定了心脏康复的个体化“双心”治疗。

(二)心脏康复治疗和随访

(1)药物治疗:

患者于年10月08日因心房颤动再次发作于我科住院治疗。入院时查心电图:心房颤动,心室率次/分。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41mm)。考虑患者既往未规律治疗,根据患者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我们决定为患者实施药物转律,起初因得知抗凝制剂相关风险以及恐惧反复抽血复查等原因,无法接受抗凝治疗,我们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及经济情况后,建议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以减少出血风险,同时规避了华法林治疗窗窄带给患者的困扰,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反复沟通,患者最终接受了我们的用药方案:

胺碘酮毫克每八小时一次口服

富马酸比索洛尔2.5毫克日一次口服

利伐沙班10毫克日一次口服

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时常担心利伐沙班会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通过专业的出血风险评分,告知患者该药物出血风险极小,嘱患者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97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