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症状 >> 四逆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0例
四逆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0例
卢宪伟陈伟平韦继政
暨南大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四逆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口服四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一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变化情况、血脂的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降血压总有效率为81.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汤加减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老年人的慢性病中以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并且其人数还在继续增加[2]。流行病学和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高血压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控制高血压是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与年轻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以及减少本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01月至年08月,我们运用四逆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60例,并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为我院年1月至年8月收治的住院及门诊病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女28例,男32例;平均年龄68.51岁;平均病程7.37年;其中1级高血7人,2级高血压39人3级高血压14人;其中伴冠心病者28人,伴脑卒中者5人,伴高尿酸血症9人,伴高脂血症者29人。对照组女26人,男34人;平均年龄68.54岁;平均病程7.41年;其中1级高血压7人,2级高血压38人,3级高血压15人;其中伴冠心病29人,伴脑卒中5人,伴高尿酸血症者8人,伴高脂血症者31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高血压程度、伴随疾病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及纳入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_3],老年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选择以肾阳虚为主证且未服用降压药或停服降压药1周以上者,并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排除:①继发性高血压;②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或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③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纳入本观察。1.3方法观察组服四逆汤加味,药物组成:附子15g,干姜l0g,肉桂10g,炙甘草30g,砂仁l0g,茯苓l0g。根据患者体质及症状对该方附子或干姜的用量进行调整。上药以水mL,煮取mL。药渣加水30OmL,再煎至mL。头煎、二煎兑合,分二次温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5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1.4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血压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I3]: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1.5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2.3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胃部胀满不适,2例口干,持续1~2d;对照组有轻度头痛2例,踝部轻微水肿4例,面部潮红3例,均未终止服药。3讨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或“肝风”等范畴。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虽然医学工作者们一直进行不懈的探索,但迄今尚无公认完整的理论。一般认为,其成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偏嗜,久病体虚和劳欲过度致肝、脾、肾功能失调,风阳、痰火上扰清空,或阴精气血不足使脑失所养,其本质为本虚标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六十,阴痿,气大衰”,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在阳虚,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肾阳虚最为关键。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病理特点,在治疗中以温肾潜阳为其大法。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内寄命门之火,为元阳之根本。本法之中,大剂量制附片,温补肾阳,培补一身阳气,配肉桂引火归元,引心火下济肾水,以生肾气;茯苓健脾化湿;砂仁引六经之阳气下助肾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附子能使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治疗阳虚证的药理依据;茯苓诸药均有利尿降压作用[5]。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虚阳得以摄纳,水湿得化,扶正而不助邪,利湿而不伤正,使心肾得温,水湿得去,血脉通,诸症自去。有实验研究证实四逆汤有降压效应[6]。本观察结果表明,四逆汤加味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轻临床症状。通过四逆汤的温肾潜阳功效,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方面具有多向调节的功能,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短,样本少,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参考文献[1]张建中国老年卫生服务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4:7[2]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5,24(4):-.[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74-77.[4]万迎来.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临证举隅厂J].陕西中医,1,22(3):18O-.E5]贾公孚,谢惠民.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E6]杨学伟,郭云良,崇卓,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7,15(3):2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