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资讯第期,带来一个好消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随访19个月仅3%进展。先放宽心随访着,到时候再开刀也来得及;也带来一个坏消息:有钱的肥胖男性更容易患上痛风!

本周提要

漏网之病:餐后血糖增高死亡风险增加43%

节节攀升:越胖越有钱越容易得痛风

放心随访:甲状腺mPTC19个月仅3%进展

◆◆◆◆◆

01

漏网之病:餐后血糖增高死亡风险增加43%

DOI:10./clinem/dgz.图1.1研究发表于JCEM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筛查和发现高血糖最主要的手段。与随机血糖相比,OGTT试验通常被作为发现血糖升高之后的确诊试验,但很少被健康人在体检中直接使用。最近来自中国广州的研究分析了餐后血糖升高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表于内分泌领域重要杂志JCEM。研究使用了中国广州生物银行队列中的1.8万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参与者均接受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HbA1c检测,FPG≥7.0mmol/L,2hPG≥11.1mmol/L或HbA1c≥6.5%被定义为糖尿病。研究随访了7.8年后,共记录到了例死亡。名2型糖尿病参与者中,名(57%)先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FPG发现了名(3%)新的糖尿病患者,2hPG发现了名(28%)新患者,名(12%)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FPG和2hPG均有升高。图1.2FPG水平升高与死亡风险上升无关

图1.32hPG水平升高与死亡风险上升有关

结果发现,与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了71%(HR1.71,95%CI1.46-2.00),2hPG上升的患者死亡风险上升了43%(1.43,1.15-1.78),2hPG和FPG同时上升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最多,可达82%(1.82,1.35-2.45)。FPG或HbA1c水平上升的患者死亡风险没有显著上升(0.96,0.47-1.93;1.17,0.81-1.69)。图1.4HbA1c水平升高与死亡风险上升无关研究指出,之前的数据表明OGTT的使用不足可能会导致1/5的糖尿病患者被遗漏。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大约28%的患者能够通过2hPG升高被诊断出来,这意味着有超过1/5的中国患者可能因为OGTT的使用不足而漏诊。这种悄无声息的糖尿病将导致早期干预的机会大大减少,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可能需要将OGTT作为中国成年人常规体检的项目之一。REF:JiangCQ,XuL,LamTH,etal.GlycaemicmeasuresandriskofmortalityinolderChinese:theGuangzhouBiobankCohortStudy.JClinEndocrinolMetab.Nov2.pii:dgz.doi:10./clinem/dgz.

◆◆◆◆◆

02

节节攀升:越胖越有钱越容易痛痛痛得痛风DOI:10./rheumatology/kez.图2.1研究发表于Rheumatology痛痛痛!您这位是腰椎椎间盘突出,还是肾结石了啊?不,我是痛痛痛……痛风了!这个名字里就带个痛字的的病发作起来可谓是病如其名,让人痛不欲生,话都说不利索。最近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近三十年来世界上的痛风患者节节攀升,尤其是有钱的男性胖子最为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中招!研究发表于风湿病学界的著名期刊Rheumatology。医院的研究使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GBD)年的的统计数据,评估了-年间个国家和地区的痛风负担,计算了痛风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以及相应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分析了痛风发病率与社会人口学指数(SDI)的关系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2全球痛风患病率增速地图图2.3全球痛风DALYs增速地图结果发现,年全球痛风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男性.90/10万人·年和女性.49/10万人·年,男性明显更为危险;每年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长分别为男性0.22%和女性0.38%,女性的患病率增长更快。年全球痛风所导致的DALYs为男性95.3万和女性33.2万,年龄标准化的DALYs分别为男性24.61/10万人和7.84/10万人,每年的DALYs增长率分别为男性0.21%和女性0.38%。图2.4高BMI和肾功能不全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指出,全球痛风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是高SDI国家,尤其是北美地区增长速度一枝独秀,澳大利亚的患病率也令人瞩目。高BMI和肾功能不全是目前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力推动了痛风患病率的增长。研究认为,-年期间,全球的痛风负担不断上升,应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如详细的强化饮食干预以及预防肥胖政策,以扭转这一趋势。REF:XiaY,WuQ,WangH,etal.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burdenofgout,-:asystematicanalysisof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Rheumatology(Oxford).Oct18.pii:kez.doi:10./rheumatology/kez.

◆◆◆◆◆

03

放心随访:甲状腺mPTC19个月仅3%进展DOI:10./clinem/dgz.图3.1研究同样发表于JCEM甲状腺结节大流行,甲状腺癌越来越多,我们就应该切切切?不切留着过年吗?你这医生发现了癌症不帮我切掉?最近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对于部分十分“慵懒”的甲状腺癌,患者真的能少挨一刀,甚至留着它过年,只需要时不时去“看望”一下它就好了。研究同样发表于内分泌领域重要期刊JCEM上。过去30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很大程度上与乳头状微小癌(mPTCs)的诊断不断增加有关,但发现后却不一定要手术,也可以选择主动监测。这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招募了名mPTC患者考察了这一手段的可行性,纳入的患者在颈部超声检查中发现了单个的Thy4/Thy5分类的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1.3cm,且无可疑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93名(50.3%)患者选择了主动监测,而没有立即手术。图3.名mPTC患者的监测结果在随访期间,患者每6-12个月会接受一次进步超声检查,如果出现了淋巴结异常或甲状腺结节的增大,则认为患者出现了进展并将患者送去手术。结果发现,在中位随访19个月期间,仅有3名(3%)患者出现了疾病的进展,在发现后及时手术并没有影响患者的预后。其中,另有19名(20%)患者在监测期间决定手术,虽然手术的时间延迟了,但患者治疗后均效果良好。研究指出,尽管PTC的发病率不断增长,但PTC的死亡率仍保持稳定。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颈部超声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的广泛开展,导致大量的亚临床肿瘤的发现。实际上,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建议不要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也不建议对≤1cm的任何甲状腺结节进行FNAC。亚临床肿瘤的发现只会给患者带来恐慌,对于患者的生存没有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对于mPTC患者用主动监测代替立即手术安全可行。REF:MolinaroE,CampopianoMC,PieruzziL,etal.Activesurveillancein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sisfeasibleandsafe:experienceatonesingleItaliancenter.JClinEndocrinolMetab.Oct25.pii:dgz.doi:10./clinem/dgz.

推荐阅读

肥胖糖尿病管不住嘴怎么办?给你推荐2个好办法!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

本文首发: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鲸鱼

审核:主治医师徐乃佳

责编:梁慧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l/11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