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俏管家

佛山电台FM90.6《健康揸FIT人》,一档权威好用又有趣好玩的互动型健康节目。

浙江宁波68岁的陈阿姨怎么也没想到吃了一辈子的海鲜却被几斤血蚶放倒上个月陈阿姨买了好几斤血蚶放在冰箱里宴请好宾客后还剩不少平日节俭的她一直舍不得扔就在半个月前的晚餐时间她拿出来过了一下热水就吃了下去结果,当晚就开始拉肚子

“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以为吃坏了东西。”陈阿姨回忆,上周她开始出现恶心、乏力、提不起精神,尿色、肤色也开始变黄。察觉到异样,她立即到当地社区卫生院就诊。结果,一查肝功能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陈阿姨吓坏了,赶紧医院肝病感染科就诊。

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放倒”陈阿姨的是戊肝病毒原来她吃血蚶时只是过了下热水,没熟透幸好,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现已无大碍医生提醒:吃海鲜要注意这些事项据陈阿姨的主治医生李先鹏主任医师说,戊肝病毒主要是喝了不洁的生水和吃了不熟的海鲜、肉类引起的,每年都有病例发生,今年他已经收治了3例这样的病人。李先鹏介绍,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感染了戊肝病毒后,潜伏期一般在10~60天,平均为40天,部分急性病例3—5天内即出现症状,成年人很容易完全治愈。但特定人群感染戊型肝炎,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如老人、小孩、孕妇,这类人群抵抗力差,会导致重症肝炎,危及生命。“在不熟的海鲜中,贝壳类海鲜最容易引起戊肝,因为这类海产品的腮吸水后,会把水中的病毒过滤并留在体内,如果其中有戊肝病毒,在食用时,没有煮熟杀死,就有被感染的风险。”李先鹏介绍,不洁的生水也要注意,一旦水被病毒污染,生饮后也有感染的可能。他提醒,喜欢生吃海鲜的市民要注意,被污染的生水和不熟的海鲜,还可能引起伤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性疾病。吃海鲜的正确方法01海鲜要煮熟海鲜带来的主要细菌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摄氏度以上才能杀灭。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所以烹制海鲜应用高温加热。螃蟹、贝类等有硬壳的海产品,则必须加热彻底,加热温度至少摄氏度,需煮、蒸30分钟才可食用。图源网络,图文无关02应与姜、醋、蒜同食海产品性味寒凉,姜性热,与海产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体不适。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海产品中的一些残留的有害细菌也起到了一定杀灭作用。图源网络,图文无关03酥制将鱼做成酥鱼后,鱼骨、鱼刺就变得酥软可口,连骨带肉一起吃,不仅味道鲜美,还可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及矿物质等,特别是鱼骨中的钙,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吃海鲜的注意事项01吃小龙虾警惕“哈夫病”早在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区,就报道了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的案例。我国南京也曾发生过因“横纹肌溶解症”而入院的病例,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但病因不明。如果食用水产品24小时后发生四肢乏力、不明原因的腹泻、腹痛以及酱油尿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医院进行检查,若各项检查均找不出具体的致病物质,即可诊断为哈夫病。哈夫病的危害主要是肌肉中的肌红蛋白融入血液阻塞肾小管而导致肾衰竭。因此只要及时补液,冲刷血液中的肌红蛋白,让其不沉淀,就能有效控制;同时,配合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病情就可好转。02死贝类病菌毒素多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是在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导致的。03警惕痛风和肾结石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痛风患者最好不吃。如果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04海鲜与水果不要同时吃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易造成胃肠阻塞。所以,吃完海鲜后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水果。05烹饪时避免手部受伤烹饪时海鲜还是活的话,要注意不要被海鲜的脚和刺刮到手,否则很容易引起感染。在处理海鲜的时候要确保海鲜的四肢是被绑着的,还要带好手套再处理,否则易致手受伤。06尽量减少海鲜中重金属的摄入首先,少吃或者不吃内脏等器官,其重金属的含量往往很高;其次,不要吃来历不明的海鲜水产品。有人宣称野生水产更加安全,但由于不清楚野生环境的污染水平,其水产往往有更高的安全风险。对于汞含量很低的鱼类,每周一般吃2~5次,每次不超过克。07这些部位不能吃蟹:蟹腮、蟹肠、蟹胃不能吃;扇贝:裙边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虾:虾头、虾线不要吃;鲍鱼:鲍鱼内脏有毒,不能吃;鱼胆:鱼胆汁有毒,不管生熟均不能吃。资料来源

宁波晚报、佛山疾控、广州日报回顾往期精彩内容健康俏管家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l/13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