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宁,女(-)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硕士,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吴中朝主任医师学术经验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针灸妇、儿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但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需要抵御舌尖上诱惑,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拒绝美酒、海鲜。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和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虽然其主要病因是尿酸排出减少,但高嘌呤食物摄入是重要的引发因素,而且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吴中朝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痛证与骨关节病的中医针灸治疗原则。吴教授认为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痛风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急性关节炎疼痛剧烈、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而且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且对药物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医针灸对该病能有效改善症状并控制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较好。

病机阐述:

吴教授认为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三大风湿性疾病病程相似,都为慢性迁延病程、反复发作,不积极治疗病情会加剧恶化影响全身,在中医学都可归为“痹证”范畴,病机相似,但又有不同特点。痛风发病急剧,多首发在脾经循行位置的第一足趾关节,病程反复,迁延不愈,病机重在痰湿,脏腑主要涉及肝脾。目前现代医学仍把痛风归为风湿性疾病,认为痛风是伴有风湿病表现的代谢和内分泌疾病。风湿(Rheuma)一词源于公元前四世纪,而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内经就记载了中医对关节炎的认识。《灵枢》谓之“贼风”:“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将其病因统称为“湿气”。《素问》谓之“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可在唐代、元代文献记载中找到了更进一步类似痛风性关节炎的阐述,如: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提出“白虎历节”,其中对疼痛性状的描述如老虎的牙齿在咬,昼静夜发等和痛风的关节疼痛极为相似,曰:“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指出本病乃身体虚损失调,受风寒暑湿之淫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所致。至金元时期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痛风论》中首次提出“痛风”一词,其曰:“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有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丹溪心法》中曰:“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又曰:“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瘦人肢节痛是血虚。”

那么痰湿是怎么来的,又如何导致痛风的呢。吴教授提出:首先,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或嗜酒狂饮,伤害脾胃,脾失健运,酿生痰湿,痰湿内聚,流注于关节、肌肤、下焦发为痛风;其次,情致不遂,忧思烦扰,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湿瘀内聚,也发为痛风;再次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损伤脾肾,阳气亏损,寒湿之邪乘虚入侵经络关节,与内伏之痰湿、湿热浊邪共同影响,留注关节,经络闭阻,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湿浊之邪不易速去,故病情易反复发作,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故关节红肿热痛,甚则溃破,进一步损及脾肾,久病不愈则关节肿大畸形。

治疗原则:

吴教授提出痛风的治疗上都要兼顾整体和局部、标本兼职,因时施治,并且抓住各证特点综合选择治法,同时要教会患者自我饮食精神调摄。

痛风病急性期治疗原则:一是通络止痛,二是清除邪热,三是化湿消肿。

针刺具体方法:

1.通络止痛,以刺络放血作为主要治疗之一:以局部点刺出血为主,循经点刺出血为辅。

局部刺络放血:痛风发作时,患病关节红肿热痛、不能行走,一般多集中在大趾、跖趾关节、踝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选择疼痛局部,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

2.清除邪热,以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兼取足厥阴肝经穴。下肢主要取足三里、丰隆、内庭;上肢主要取曲池、合谷,相应经脉的荥穴或井穴。肝经穴位选太冲或行间。

3.化湿消肿。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取三阴交、阴陵泉、商丘。

痛风病慢性期针刺原则有三:一是通络解结,二是化痰祛瘀,三是健脾化湿。

1.通络解结法:以局部针刺围刺与或扬刺为主,三棱针结节挑治等。

2.化痰祛痰:根据各人具体病症情况,根据痰瘀轻重主次,选穴治疗。配用丰隆、血海、膈俞、瘀络处或平时病状屡发经脉。

3.健脾化湿:取脾俞、三焦俞、支沟、三阴交、阴陵泉、公孙等。

除针刺治疗外循经按摩也是很好的方法,操作简便,患者可以在家自我实现。在缓解期可以日常推拿按摩经络,以脾、肾、肝三阴经为主,适当按摩三焦经和胃经,也可以按发作部位循经按摩,如大趾内侧疼痛重点按摩脾经,小趾外侧则重点按摩膀胱经。

饮食原则:

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嘌呤摄入要控制在每日毫克以内,宜选用含嘌呤较少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蛋类、细粮、蔬菜、水果等为主;在缓解期,可增加选择低含嘌呤含量的食物,适量肉类;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动物内脏、脑、黄豆、浓肉汁、牡蛎、酵母粉、白带鱼、鲤鱼、鳕鱼、鲈鱼、鳝鱼、贝类、啤酒、紫菜、香菇、豆苗等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多饮水,一般至少要达到每天毫升,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仍需要控制每日膳食摄入总能,能量可按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计算,适当减少蛋白质与脂肪的供能比例。









































北京中医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l/18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