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晚上到任之堂,冯哥道:“你们来晚啦,我们都已经聊开,精彩得很!”冯哥明早就回,这几天最常听他说:“哎呀,你们真的很幸福很幸运呀,有一位好师父手把手教导,在我大学时都没这机会呀!”“在任之堂几天你别看我一声不吭,心里收获很大呢。”“你们呀,要好好珍惜在这里的日子哟。”只身在一瓶最便宜二锅头都卖得天价的国外数年,冯哥的郁闷可想而知,很多医理除了啃书消化外,缺少同伴交流,让他经常思路搁置死胡同,任之堂数日,让他捅破最后的窗户纸,见到外来风景,不禁直生感叹,雀跃万分。原以为八点半才开始的“聊天会”没想八点刚到任之堂就已热闹哄哄,与会的有“武当脊柱养生馆:王立珍大夫”、“针灸大夫:冯新义”、“广东新会的康复治疗师:谈伟业(凉茶哥)”,加上我们的余浩老师,还有周师傅、王老师的学生、培杰、创涛、王蒋等等,阵容算是庞大了,小小的药房即将开始思维轰炸。“中医外治法vs软组织损伤”是今天的主旋律,除了余老师,其余三位可说是在这领域浸淫十数载的高手,我们还没到药房前,三位已经开始过招,老师到药房时,冯哥抱怨道:“老余,你真不够意思,怎么不早点介绍王老师给我认识呀!王老师这套现代与古代中医理论结合的思维真是大解我惑啊!”再道:“你们在余老师这儿除了要学余老师的脉法和治疗手段之外,还要把王老师这套学过去呀!老余你也真是的,为何不早介绍王老师,让我登门拜访都来不及。”老师:“这不是让你认识了嘛,还有很多高手没来得及介绍给你呢,你就退票吧!”学生们一旁起哄,试图怂恿冯哥退票,冯哥摊开手耸肩无奈道:“我实在不能退票,老婆那边交待不了啊!我来年争取机会要回来。本来我瑞士那边的朋友就希望我回国,把咱中国的技术带过去。”从开始天南地北聊起,再由王老师导入正题:“古代的读书人看书少思考多,现在读书人看书多,思考少,所以古人一部《黄帝内经》一两句话,浓缩的精华,只要把它悟透发挥好来,就可以受益终身。比如,膝盖问题,在针灸上局部取穴,很多人都知道膝盖周围三个穴位很重要,一个叫血海,一个叫梁丘,一个叫犊鼻。你们思考过没有,膝盖要动,肯定就要血,要有能量它才能动,所以这血海就把气血注入。梁丘,什么叫丘?小山。膝关节要上下坡,就像上下山一样。犊鼻,更有意思,有人说它外形像牛鼻,这是象形。我们再想一下,这牛的鼻子不是往前面牵吗?这个膝关节要往前面走,怎么少得了牵这个鼻子呢?”冯哥赞道:“穴无徒设,必有深意啊!比如然谷这个穴位,我想古代是燃烧的燃,涌泉上来就是然谷,利用命门肾火,能把水谷燃烧化为能量。”确实,学针灸的同学之前一定会先学经络腧穴,谈到各个穴位时,不知有思考过穴位名的含义否?穴位名称都是古人费尽思量才想出来的,依据其特点、生理功能来命名,就像每个人的姓名,来自父母,每位父母都会费尽心思为孩子起个好名,如果能了解每个穴位的名和内容含义,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在临床上治疗时有的放矢,明明白白治病。医院针灸大夫,来一个扎一个,大多数是同样穴位组合,下手犹如数据方程式,熟练快速,深究起来:为什么取这个穴?怎么组合?如何辨证?。。。,大夫一头茫然,或曰:“书上如是说.”这样的大夫如何能将性命健康寄托于他?更甭提什么“发扬”中医。这让我想起不少大夫用药亦是来者问症开方,有是病用是方,若医圣仲景言: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侯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及此,不禁令人深感心寒!王老师续道:“诊疗疾病讲究理法方药,理在事先,才能立法处方。很多人在道上讲不通,结果治好了不知怎么治好,治不好更没有主见。既不能指导治病,也不能教人。我们学医可不能盲干一辈子。”“我初学针刀的时候在北京,当时尝到用刀的甜头。后来换了小针,很不是滋味,可慢慢融合后,才发现不在乎什么针,你给我一根牙签,绣花针我都可以治。”“软伤我已经攻破了,利用这条脊柱上下可以调整一百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都可以改善,只要是督脉上相关系的,心肺有病的,你摸他肩膀就是不一样。都可以通过外治来内调。中医是形而上的,看天看地看宇宙,视野越来越开阔。西医是形而下的,看分子离子看夸克,眼界越来越狭小,容易钻进死胡同。”冯哥:“确实,中西医结合在于疗效,不看广告看疗效,中医的疗效就是生命力!我善治疗感冒,不治细菌病毒,就治周身上下皮毛的开合。我用的就是《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表皮的,就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发出来最好。有这个理论指导下,治病既有方向也有效果。”“我们调大病小病都是在调气机的上下内外,脱发、头晕是上下气机不畅,感冒、鼻炎、湿疹是内外气机不通,所以一切医治疾病的大法,都是协调上下内外,由这个小感冒,我们想到治鼻炎、鼻塞不也是相通的道理,你鼻子这么大的孔窍都塞了,那你皮肤上的小孔窍能不塞吗?所以你必须让病人向上向外透气。病人不能很好地透气了,吃药都白搭。”“还有中医的针刺急救,以前我在急诊科也看了几年,见的脑血管、中风疾病非常多,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就我们老祖宗的十宣放血,昏迷的病人一下子就清醒了。如果医院,病人体内血管是一个慢性破裂的过程,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脑血管破裂就会步步加重。所以十宣放血那是最救急的。”“我在堂主这里一周,收获难以言喻。堂主善于用药,我擅长针灸,堂主这套升降理论非常好,我一直在想如何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别看这简简单单的几天,却让我钻研了好久都搞不通的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王老师笑道:“捅破了就当师傅,捅不破就做学生。”冯哥说:“我不单受到了启发,还看到了中医将来真正该怎么走,余老师这里一个是善用书籍、媒体来弘扬,第二个就是让中医平民化通俗易懂,走向人民大众,走向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干中医就是要大众化,不然谈玄说妙都没有用。”“任之堂这里既有偏方治大病,也有升降的理论,我就想用什么穴,什么穴用以降,这样堂主这套理论就灵活转过针灸上来了。”谈到膝关节,大家不约而同都想到最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这时凉茶哥发话:“梁丘这个穴位,对急性胃痛,止痛效果相当好。这是我反复验证过的。人体膝盖上有髌骨,那么除了人体还有什么动物有髌骨?大家想一下。”学生们都想不到,凉茶哥说:“就是大象。为什么?这个髌骨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股四头肌起到一个延伸作用,这样人体就省力。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很多膝关节问题都是股四头肌无力导致的。我做针灸时,会重视股四头肌,选穴时少不了血海、梁丘,我一般用四针。我用的针法很多是南方的靳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所创,属于岭南针灸新学派,善于治疗脑病、小儿弱智以及中风后遗症。我是搞康复的,康复后期很多会用到脑针、智三针、四神针这些重要的针法。”“零七年我们读大三时,在学校就选修了靳老的靳三针课程,他有一本叫《靳三针疗法》一书,学校很流行,基本学针灸的都知道,在复印店里都可以轻易买到。”“听了王老师把传统中医跟现代解剖医学结合思路,也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所以我很佩服王老师,从解剖力学上找到更多攻克软组织损伤的灵感。”“确实很多人膝关节不稳定,这是什么道理。其实人体越往上面,下面就越需要强大的力量来稳定。人体越高就越容易晃,下面受力越大,这样就注定了膝关节是最脆弱的。所以膝关节的康复是加强锻炼股四头肌,治疗也在这里,锻炼也在这里,力量上来后,膝关节自然就稳定好多了。”冯哥拍掌称快:“妙!膝有问题不治膝,治股四头肌。”人老先老膝,爬不动楼梯是简单膝盖问题吗?中医看的是整体,一定要看膝盖深层次远端包裹的肌肉。这时一个学生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达到无病防病有病康复的目的吗?”凉茶哥:“还真有不少方法,但有些方法容易弄巧成拙,练不好反伤了膝关节,比如一些足球运动员,扛着哑铃深蹲的动作,或者蛙跳,这些都不是一般病人可以做的,容易搞伤身子。我这里就有一个方法,非常简单实用有效。”说完凉茶哥做示范,坐在凳子上,把脚轻轻抬起,离地1厘米就够了。这个股四头肌明显就受力,充血活跃。“股四头肌四哪四个头?为什么要治股四头肌?”王老师突然抛出这个问题,在场的解剖都学得不是很到位,大家都不禁捏了把冷汗。王老师的理论有助于开阔思维,抛出来的问题也尖锐得深刻,在谈话中,王老师是为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上做把关的,因此经常会将很多话题推到高峰,之后他再讲解,讲完现场都是掌声一片。王老师徐徐喝了口茶,起身道:“见痛治痛,痛哪扎哪,老百姓都这么干,很多中医专业人士也这么搞。没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思路是打不开的。就一个膝上的痛点,上治头顶,下治脚跟,都可能出现问题。有很多疼痛点,那地方不过是替罪羔羊而已。就算跟我们挖到宝,治了也白搭。比如人是直立动物,从头到脚的力都会通过腰部双腿膝盖分散到脚跟上去,所以脚跟出现问题,怎么能够只看到脚跟呢?光考虑到局部问题,就把自己的思想给自己禁锢了。打不开思路,效果就达不到理想,要不就是治疗后病情反复。中医讲究经络传导,西医讲究神经传导,这都教人要打开思路。经络看不到并不说明他不存在,就比如飞机航道一样,你没有航道,它就飞不了。可你能看到航道吗?看不到,看不到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人胆囊切除了,但他的胆经还在,传导的功能还在。就如高位截瘫患者,晚上做梦时腿部还是有感觉,还是会痒、会痛。神经就像告诉公路上的大道一样,你看得见压迫堵塞了,就是实实在在地堵塞,没有疏通你就传导不了。”说话间王老师举起茶杯续道:“就我这个简单的喝茶动作,至少有五十块肌肉、几十块骨骼参与进去了。一切运动都是一个整体,都离不开屈伸。比方说跨栏,冠军跟亚军就相差那么零点几秒,肌肉传导速度的快慢协调与否,就立马分出冠亚军来。冠军不单是他脚跟力道强,是他周身上下肌肉、骨骼、神经高度协调,所以刘翔的跟腱断裂,不能只盯着跟腱治。这样治只会越做越坏。”这下我的兴致来了,放下举得手软的摄像机,问:“如果刘翔让你治,你会怎么治?”王老师兴致一来,也开始加快语速:“刘翔这个是个复杂的问题,治疗方向不能只是放在手术,还要找出跟腱断裂的受压点,进行减压。因为身体每一块肌肉或肌腱只要严重超越能承受的范围,就会疼痛,之后就是断裂,就像我们拉橡皮圈,一直拉一直拉,最后拉不动了,啪!就会断。因此要把让跟腱受压的矛盾点找出来,这一样要整体观念。”“据说古代有十大酷刑,其中有一个酷刑就是用刀斩断人的跟腱,你猜,跟腱斩断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人的跟腱一砍断,头马上软下来,垂着头没法抬起来,一辈子不能抬头,为何这样惩罚呢?如果一个人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个刑法的目的,就是要他的头一辈子都抬不起来。”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脚下的跟腱居然直接影响到颈部。那么治疗脚跟,不正告诉我们从下到脚底,上到头顶,都要能思考包纳进去吗?王老师即便是治疗简单的软组织损伤,都要保证整体观念!冯哥:“我以前喜欢刨根问底,但容易钻入死胡同出不来,这次来任之堂,各路高手启发思路,这回算是走出来了。”王老师续道:“医生有时也跟病人一样,认识疾病容易走入误区。比如跟骨骨刺,你把它当成增生,然后用针刀把它做了,当时这个病是不痛了。看起来立竿见影,实际上却没有好,为何没好呢?因为不久他的膝盖就出问题了,这样的病例我临床上见多了。跟骨为何会骨刺?别的地方传来的力,你让针刀让它的力不传导了,结果它就往膝腰方面传导。所以跟骨看似治好了,腰膝立马就出问题了,因为它没有解决这个力学传导的问题。我后来通过反复观察思考,最终用人体力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结也困扰了我多年,我不断地思考实践才解开了,如果不思考实践就解不开,一解开后,踝关节扭伤,肘关节拉伤,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样一法治多病,多病用一法。到后来我治痛风、高血脂、手足麻痹也是用这套思路,一定要搞懂力在全身上下的传导位置。”“就拿脚痛来说,治腰那还不是完整的思路,只是考虑到中端,还要考虑到远端头颈上面的问题。这样灵活通变,就不会陷入格式化。中医高明,就是一百种感冒有一百种治法,西医就是在努力地想做一件事,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感冒都用一个处方。所以西方人学不了中医,这不单是一个普通话文字的问题,还有深层次的东西,他们有没有我们中国这种整体观的思维。”“如果我们中医一个感冒就想到了消炎,就想到了清热解毒,想到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这样跟西医抗生素又有什么区别呢?”又是一记警钟,希望给这样的大夫当头棒喝。凉茶哥说:“我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搞康复医学,康复只是我的副业,我做康复是不收钱的,主要是治疗肩颈腰腿,需要康复的病人很多是脑瘫或中风后遗症。这些人都很可怜,其实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行医,能够帮到人是最好的,不一定非要图个财。我帮人康复是上门指导,教他方法,要他自己康复锻炼。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康复的病人很多,医生如果懂得一些康复常识,很有利于很多疑难杂病的后期恢复中。”“主要有哪些康复的手段呢?”学生问。凉茶哥:“首先要明白康复这个概念,现在外面很多地方都说搞康复,脚底按摩叫康复,泡温泉叫康复,洗个头也叫康复,那什么叫康复呢?还有人认为多睡觉多休息也叫康复,概念非常广。”“这样,我先举两个案例吧,一个是中风的病人,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月,最后命是救了回来了,却不能下地走路,只能躺着出院了。我们极力抢救,从死亡线上把它拉回来,病人也就康复出院。可病人的家属就会不解,都不能自主吃东西,也能走路,这叫康复出院吗?”“另外一个案例是湖南一个三十岁的建筑工人,从两米多高摔了下来,摔伤了脖子,做了手术,主刀医生说,现在手术很成功,你可千万别动,动坏了是你的事,就不关我的事了。结果,这病人一躺病床就两年不敢动,他是属于工伤的,建筑老板肯定不想长时间贴钱,按一个月两千块钱记,一年少说也要两万多,来个三十年至少也要七八十万。医院来进行康复治疗。我当时就在进修,他躺着进来,我们就帮他评定是脊髓损伤,可脊髓损伤分为完全跟不完全两种损伤。他躺了两年,我就跟他做了康复,连续做了两个多月,用了几万块,他就可以下地走路了。结果证明两年白躺了。不是说躺不好,急性恢复期是一定要躺着的,但慢性迁延期就不能长时间躺了。人躺25天肌肉力量就减30%,肺活量就减50%。他被执刀医生一句话就吓坏了,千万别动,动坏了别来找我。”“那么什么叫康复呢?有本砖头厚的康复书籍,全讲康复。说一千道一万,就一句话:先评估。再通过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提高他的自理能力。”中风的病人喝不了茶的,你把喝茶动作分解开来,教他锻炼让他做,几个星期下来,把他训练成会喝茶来,会吃东西了,这就叫康复。不会穿衣服的教会他穿了,不会穿袜子,穿鞋的,也教会他穿了,这也叫穿鞋穿袜子康复,所以要明白康复的思路是怎么走的。最重要就是能提高生存质量,自理能力,吃喝拉撒能够都自己搞定,这样就可以回归社会,找些简单的事情来做了。”“那么康复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一个评估。最重要是生存质量的评估。”“比如,上次有个中风躺着的病人,不能自理找到我,他家人说,我们来找谈师父最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希望我们不用分心照顾他,我们要能够到外面去赚钱养家。结果我就跟他一点一点地练,他本来躺着抬进来的,几个月后结果能走着出去。以前这病人连小个便也要家人来帮忙,吃口饭也要家人来喂,但在我们有针对性地训练下,他能够自理了,所以他的家人都很高兴。但康复的时间是会长一些,每一步的思路都会有所不一样,不能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这杯茶一样,太烫了一下子吃不下,要一口一口地喝,康复考验的是病人的耐心。”所以康复界有一句话叫:“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先给病人做评定,没有评定就不叫康复医学,如果没有依据,那么你怎么知道病人是否康复了呢?最简单的就是吃喝拉撒,这全都要写进评定里面去。原来起不了床的,现在可以起床了,原来不能站立,现在可以站立,原来不能行走,现在可以行走了,这些都是康复,都是必要的评定。”“评定后要按照人体的肢体发育规律来锻炼。人体在胎儿时期,叫:二抬,三转,四翻。两个月能抬头,三个月能转身,四个月能左右翻动。七坐,八磨,九扶离。七个月能坐着,八个月能爬动,九个月能扶着墙走。打个比方,那些脑瘫中风的病人,不要管他年龄是三十岁还是五十岁,他坐不稳,生理年龄评定最多不超过七个月,这就是康复肢体发育评估。”“我们那边脑瘫病人比较多,所有想得到的方法,我们都用上。我们医生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功能的锻炼都会交待他们家人帮忙。比如腰部没力,我们会教他做拱桥训练,先是双腿拱桥,然后是单腿拱桥,等腰部有力量后就恢复得快。康复的思路很清晰,靠的就是长久锻炼的毅力。”“所有腰部没力站不起来的,或多或少都是髂腰肌没力,拱桥就是专练髂腰肌的,肾主腰股,腰为肾之府,这个动作还能够强壮腰肾。”“康复本身不需要什么钱,可康复的器材却相当贵,我看到外面卖的康复器材动不动就几万块,我在南京进修时,发现一张康复床,居然卖到11万块。我就想普通的病人怎么用得起呢?受到医理的启发,我就自己发明做康复床,几百块就能做好帮病人,还发明各种康复器材,比如下面这个直立床。”“人长期躺着非常不好,由于没有压力,很容易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要让人能够竖起来,让所有关节都有正常的药力,这样整个身体就能够保持一个好的恢复。这个直立床,跟平常床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让不能站立的病人,能够通过调理床的角度来恢复站立的姿势。”“现在很多中风的病人,后期已经不是中风的问题了,而是身体在恢复的问题,可如果长期躺在床上而没有直立起来,它会让人体很多功能一废再废,长期卧床的病人,第一个心肺功能肯定就会大大减弱。腹部大小肠由于没有直立起来,不运动起来,容易造成各种便秘积滞。这样对康复相当不利。”“我这个床在广州都非常出名,零六年时在广州日报人物栏上还特别采访报道了我张直立床。这个典型病案也是靠直立床来恢复的,以后我都会把详细的视频拷给大家。”这时学生问:“那你的治疗手段是?推拿?针灸?还是。。。?”凉茶哥:“由于我在广东省康复界还有一点名气,所以零五年后我就开始出来干了,一直干到现在,我主要是跟我师父学的,我师父在康复科都不用药,也很少针灸。全凭训练,用的是“空手套白狼”。我这次来任之堂也有些疑惑,就是看能不能有些灵效的膏药,或者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可以提高康复的疗效。”“我们做康复,主要偏重于主动运动,一定要病人参与进去才行。有一种叫被动运动,就像医生帮病人按摩,叫他躺在那么帮他按摩,病人都可以睡觉了,怎么行呢?人体所有的功能都是后天获得的,包括你采自行车或开车,不可能生下来就会,必须要锻炼,锻炼可以让不能的人变成能,可以让生疏的人变成熟悉。”“我在这里抛出一个问题,需要康复的病人很多都是大脑出现问题,我认为是脑细胞长期缺氧坏死,死了就死了,不能复生,所以我们通过锻炼其他脑细胞来代替。”这时王老师开口道:“看似脑的问题,其实脑部是由颈动脉提供营养上去的,如血管压力不够,它会供血不足。颈部长期压迫的病人,脑得不到相应的血氧供应,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治疗脑部疾患,很大程度上不是直接治疗脑,而是通过调颈椎来治脑。”一直在一旁安静“听课”的余老师开口了:“不管是脑细胞还是颈动脉血管,这是西医方面的认识,我们从中医来看,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头脑为诸阳之会,康复的病人,要保持头脑阳气的充足。所有的阳气都通过背部督脉上升到头脑,所以在头脑百会上面扎针刺激,有助于阳气上升,帮助脑的恢复。通过疏松颈部肌肉,也会让血管流行加快,有利于醒脑开窍。我们临床上重用小续命汤或通脉三药(葛根、丹参、川芎),或打通督脉的药,如鹿角片、金毛狗脊、土元、乌梢蛇,这都是为了让督脉的阳气往上升,病人服用后背脊会发暖会热起来,头脑会清醒,这都是见效。跟敷药、艾灸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是把阳气升上头脑。”冯哥:“在扎针时,我会用针扎人中,人中这个穴位,一方面它是十三鬼穴之一,能调神的,心脑都能主神明,另外人中是任督二脉交汇之地,所谓‘天之下,地之上,那便是人之中了’。人是天地之间万物之灵长,是最神秘的整体。但扎这个穴位会比较痛。”凉茶哥又问道:“那踝关节扭伤血肿的,有什么好治的办法?有没有膏药直接贴敷就有效的?”王老师:“西医一般就给你冰敷,这一冰敷就麻烦了,暂时止住了痛,一辈子会留下旧伤,以后还会反复扭伤,而且还容易伤到膝跟腰,因为这个力往上行了。”余老师:“以前我用栀子一味药打粉,用鸡蛋清调敷,消肿止痛效果好。”在娄绍昆的《中医人生》里曾谈到长时间艾条熏灸,治愈未开放性外伤引起的组织胀痛,用艾条居然解决了这种肿痛,一般人以为艾灸只能够治疗寒湿疾患,对于扭伤瘀热疼痛,血管都破裂出血了,就不大敢用。其实人体是一个奇妙的整体,艾灸能温通血脉,不管寒性还是热性,保持血脉流通都有助于寒热的瘀肿吸收消退。娄先生当时扭伤脚后兄弟帮他灸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竟然消肿了。王老师:“局部血肿,千万要记住,不要单独对局部刺激,你单独对局部治疗,你越刺激它越筋挛越麻烦。你治远端的踝部,要看到中端的膝部,治中端的膝部,要看到近端的腰部。如果膝关节有积液,你去抽它,永远抽不干净。你要的是让它自身修复吸收。之所以会肿胀,是因为周身的平衡被打破了。这种肿胀就提示我们必须要恢复人体的力学平衡。你只要把人体力学这个平衡恢复后,那肿胀两天就消了。不恢复的话就很难吸收得了,而且肯定会留下后遗症。”学生问:“那怎么恢复?”王老师:“在肌肉的上面远端松解开来,自然就解除了,用拍打、针灸、按摩都可以。目的都是要让他从上往下放松,你不刺激它,它反倒好得快。就怕盲目刺激,引起筋挛更麻烦。你可以用热毛巾敷患处,都比冰敷要强。至于用药最常用的就是桃红四物汤为底,加上川牛膝、炒薏仁、茯苓、泽兰。用的都是活血利水的思路,因为扭伤的部位既有瘀血又有水肿。”凉茶哥:“在取穴少不了阳陵泉,针灸八会穴,叫“筋会阳陵泉”,所有筋部扭伤拉伤,在阳陵泉周围一定找到一个极痛点,左边找不到找右边,可以缓解疼痛。”冯哥:“谈到阳陵泉这个筋会穴,我在治疗心脏病时常会用到。这不是胆经上的穴位吗?《黄帝内经》上叫做“筋生心”,就是“木生火”的意思。阳陵泉这个穴位是个周身筋之会,它强壮了,对心脏的帮助很大。再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来看,调这个筋会跟心脏,对于筋骨痛症都有好处。”由于之前凉茶哥提到:“中医的康复治法大都是推拿针灸,这属于患者被动的治疗,我们学康复的就是要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让他们自己动起来。”话音刚落,我就说:“不一定吧,以前。。。”一旁的余老师笑着看我,接着的话就被我硬生生吞进肚子了,直到快结束,摄像机没电时,我才赶紧把想说的说出来,没想到老师见时候不早了(十一点多),大家兴致反而愈见高涨,于是进办公室将充好的电池装上亲自“掌机”,镜头瞄准我,道:“来,你们都发表发表,我们可以做个记录!”有镜头恐惧症的我开始浑身不自在,结结巴巴道:“中医的治疗手段很多,对于需要做康复治疗的患者我们除了用药和针灸之外,还有所谓的导引按跷,其中导引说的就是让患者主动治疗的方法,包括站桩等等,而且用药的目的也不是单纯改善患者病情,而是养足患者自身的正气,患者正气和能量充足后,自然想下床走动,相信各位都不会想在床上待太久吧,正常人躺久了都想动一动才舒服,用药的目的也是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因此我认为中医的治疗始终是全面的。如果康复(理疗)治疗过程中能辨证使用中药,我相信患者会好得更快。”一口气说完,开始四肢厥逆,好在这时把镜头转向其他人,而一直没开口的向辉献宝了:“这里有一个外敷方,治疗扭伤跌打伤红肿疼痛的,效果非常好。不止是我验证了很多例子,我老师也验证了一辈子,我老师的父亲是黄埔军校的,一辈子行医,他也验证了一辈子。一般是一两次就好了,很少用三次的。”大家都急着问:“什么神效方子?”向辉:“五味药,栀子、大黄、连翘、乳香、没药。各15克,磨成粉,扭伤、损伤在二十四小时内单用醋调匀外敷,取它一个收敛吸收的道理,醋能酸收,兵法叫围起而攻之。二十四小时以后就要用白酒,不能用酒精,取它活血化瘀,把瘀血化掉,以免留下旧伤的道理。这个方子我也用过很多次,就算是骨折,未必能把骨给接好,但那局部的肿胀,很轻易就拿下了。一般敷时八小时内药劲没了,就要换。我们用的是塑料纸不用纱布,纱布容易吸水,一下子药粉干了后,效果就没那么好,塑料纸能保持适度,起到一个持久渗透的作用。不敢说是百分之百,那百分之八九十是有的。”“我唯一的烦恼就是以前没有打粉机,要自己把这些药物磨成粉,不方便不好磨,磨不细,现在有打粉机太方便了,直接弄个跌打散,就这五味药等量,你爱抓多少就抓多少。这个方子是我老师的家传方,我老师上课很大度无私,不忍心好方私藏在自己身上,都给我们抖出来。”向辉续道:“这个方中五味药是五虎将,每一味药都能独当一面,你单用大黄或单用栀子、连翘磨成粉都管用,单用乳香、没药磨成粉也有效果,这五味药一上,还有什么拿不下来的外伤血肿呢?”时间实在不早,已经将近十二点,大伙儿这才散去。回到家,有三个意犹未尽的家伙(创涛、培杰、我)在客厅继续聊,直到一点多大家才各自回房睡觉。幸运的我总是赶上任之堂最精彩的交流会,虽然他们说我没在的这段时间经常也有高人过来交流,但这个晚上的内容却深刻得多。我始终认为,无论中医或西医,只要是对患者有利的治疗方式,都应该摒弃成见,用上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夫的疗效都无法保证?除却患者因素外,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大夫自身,诚如王老师所言:“古代的读书人看书少思考多,现在读书人看书多,思考少,所以古人一部《黄帝内经》一两句话,浓缩的精华,只要把它悟透发挥好来,就可以受益终身。”王老师的治疗手段很多,造诣也很高,为了让疗效提高,自己做出非常多思考,而且每句话都发人深省,很少有多余的内容。这也给有者话多,但实质内容干瘪可怜的人一个提醒,尤其中医大夫:“中医,看的是疗效,话再多没用,请拿疗效说服我!”(特别感谢培杰、创涛的资料整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odkq.com//mjcczz/1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