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420mmol/l者13例,>500mmol/l者10例,>600mmol/l5例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共64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最大70岁,年龄最小 27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的9个月,最长13年,平均4.6年均为急性发作病例,首次发作7例,第2次发作17例,发作3次以上者8例饮酒后发作11例,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发作8例,劳累后发作4例,外伤后发作2例,无明显诱因7例发病部位:跖趾关节15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其他关节8例距就诊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68小时,平均18小时对照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大68岁,年龄最小 25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的7个月,最长14年,平均4.8年均为急性发作病例,首次发作8例,第2次发作18例,发作3次以上者6例饮酒后发作12例,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发作8例,劳累后发作5例,外伤后发作1,无明显诱因6例发病部位:跖趾关节16例,踝关节7例,膝关节3例,其他关节6例距就诊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60小时,平均17小时血尿酸420mmol/l者12例,>500mmol/l者9例,>600mmol/l5例两组病人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变化

3 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它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主要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最易受累的部位是跖趾关节现代医学主要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治疗,虽可较快控制急性症状,但因其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治疗,故复发率很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是一种不该有的“湿浊”、“痰浊”,多因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以至湿热内蕴,稽留骨骼,气血不能畅通,不通则痛;而气血郁于骨节局部,则灼热红肿,功能障碍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中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胃、肝经,有利湿、解毒、利关节之功效,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为君药,重用其剂量;辅以泽泻、苍术、黄柏、生苡仁以加强清热利湿泻浊功效;佐以赤芍、延胡索、地龙,凉血化瘀、通络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再依热、湿、瘀之偏胜,辨证加减,提高疗效

3.1 疗效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清尿酸值正常;好转:关节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3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的32位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3.2 治疗结果(见表1)

1 临床资料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2.3 统计学方法 x2检验和t检验

4 讨论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4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