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护理 >> 痛风误诊误治以及在我院纠正病例
20多年前患者饮酒后出现右侧第一跖趾关节肿痛、不能行走,数天后自行缓解。随后每年关节疼痛发作1~2次,多在饮酒后发生,疼痛逐渐累及双踝、双腕、掌指等关节,疼痛发作时均有发热、关节红肿等症状,服用吲哚美辛数日后可缓解。
年起关节疼痛加重,手足及耳后出现皮下结节,破溃后有白色糊状物溢出,在当地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多种止痛剂治疗但一直未行血尿酸检查。
年5月,关节肿痛再次发作,伴面部浮肿,当地查尿蛋白2+,尿素氮(BUN)16.85mmol/L,血清肌酐(SCr)μmol/L,尿酸μmol/L,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曾在当地长期服用大量止痛剂及中药汤剂,夜尿增多(3~4次/晚)1年余。无特殊个人史及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8.8℃,脉搏9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5mmHg。神清,抬入病房。贫血貌,双侧眼睑轻度水肿,双耳廓见米粒大小硬结(图1)。双下肢轻度浮肿,双手第一掌指关节明显红肿,皮温升高,拒触摸。双手掌指关节、双足第一跖趾关节明显变形,活动受限,双手及双足可见数个鸽蛋大小结节,质软(图2)。双肾B超示,左肾91mm×50mm×44mm,右肾91mm×37mm×44mm,结构不清。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B超示脾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张振华主任病情分析入院初根据患者反复多关节肿痛及肾脏损害,曾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及其肾损害。另外患者长期间断服用吲哚美辛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不能完全除外NSAID导致间质性肾炎的可能。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并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红肿疼痛明显伴发热,并可见典型痛风结节,类风湿因子阴性,CRP、血尿酸明显升高,考虑为痛风性关节炎可能性大。体检发现,患者双耳廓皮下可见米粒大小痛风石,第一跖趾关节、掌指关节明显红肿疼痛,可见数个鸽蛋大小结节,质软,刺破后可流出白色牙膏样物质,显微镜下证实为针尖样尿结晶。双手X线提示有明显的关节面穿凿样改变。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于年制定的标准,患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情稳定后行肾活检术,提示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免疫荧光均阴性。结合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继发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3期)、痛风、痛风性肾病。
在我院治疗经过
诊断明确后,即给予辨证分析,该患者长期病变,反复发作,其肾元受损、气化失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湿热煎熬,已成石淋;且肾气衰竭,水毒潴留,可为肾劳之症。
故张主任会诊之后明确指出:清热利湿治其标、化浊破瘀通经络、调脾固肾治其本。
治疗方药:
侯氏痛风方五:当归、牛膝、杜仲、独活、熟地、白芍等(具体全方和剂量不予以公布)七剂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侯丽萍通络止痛胶囊:3-5粒/次3次/日口服。
体质疗法:募疗调息
肿痛部位药物离子导入一次(增加局部消肿止痛之力)
外敷侯氏痛风外敷膏药
患者关节肿痛缓解出院。出院后定期复诊,患者未再次出现关节疼痛,复查SCr下降至μmol/L,血尿酸降至μmol/L,Hb上升至10.2g/dl,尿蛋白阴性。
张振华主任总结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加),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血尿酸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过蛋白尿。因而,重新认识HUA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也存在无症状、有症状(痛风)HUA的不同,造成的肾损害也有急性、慢性等区别,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不同症型以及患者个人体质不同,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预防、诊治措施。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也应尽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驱邪而不伤正。
冬病夏治预约←点击这里
赞赏
长按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