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饮食 >> 县医院中医治疗癔症性抽搐1例
医院中医科门诊突然进来了一群人,中间簇拥着一位喇嘛,只见他由众人扶进来,表情呆滞,双眼无神。
“医生,他病了,你帮忙看看怎么回事。”周围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到。
由于患者一行是藏族听不懂普通话,懂藏语的患者边听边在旁边翻译到:“他前两天开始不自主的抽搐,发生很频繁,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话刚说完,病人就抽搐起来,主要表现为头往后仰,呈强直状,神情惊恐。
正在门诊的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赖智敏疾步走到患者身边,通过快速查体,排除了癫痫发作的可能,判断患者是分离(转换)性障碍发作,也就是俗称的癔症。
赖智敏掐住患者牙关,防止其咬到舌头,约2分钟后,患者身体稳定下来,其朋友讲述,患者3天前发病,从五六小时发作逐渐发展到现在约两三小时发作一次。
患者平静下来后,赖智敏考虑患者该病发作时间短,应该有外因刺激,询问之下患者诉十多天前其父亲去世,导致其情绪低落,不思饮食,入睡困难。
该病治疗西医常规需要咨询心理医生,药物一般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此类药物副作用大,加之患者家境贫困,无能力承担治疗费用。因此赖智敏考虑先从中医入手治疗。
癔症,是中医所说的郁症,在金匮要略中也称为百合病、脏躁,是由于情志不疏,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症状。
他仔细查看该患者,患者神情木讷,眼神呆滞,问答无异常,头晕,胸闷纳眠差,口苦,二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有力。发作时阵发性抽动,意识尚清。
伤寒论中“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他本拟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疏肝熄风的药物加减,无奈患者在寺庙煎熬中药不甚方便,遂考虑改用针灸,选以下穴位针灸:四神聪、印堂:镇静安神,醒脑开窍。太冲:疏肝理气,平肝息风。足三里、三阴交:健脾和胃,升降气机。内关:宽胸理气,宁心安神。补照海、泻申脉以调节睡眠。
约15分钟后,针灸完毕,患者自觉抽搐有所缓解,赖智敏遂向患者讲述了癔症的表现及诱发因素,宽慰他们不要害怕,只要治疗得当,这个病是能治好的,症状很快会缓解。
次日,患者来复诊,询问病情,患者心情喜悦,诉回去后病情未再发作,嘱其继续来治疗5天以巩固疗效。因患者经济状况差,担心其放弃后续治疗,遂主动帮其减轻诊疗费。
1周后患者治疗疗程完毕,再次复查,病情已痊愈,脸上都是笑容以及对医院中医科的信任。
这是赖智敏日常工作的一个片段,他原医院北区骨二科的医生,年12月在罗俊院长及熊明院长等几位领导的带领下,医院援藏医疗团队来到医院,因平时中医功底扎实遂负责中医科工作及协助外科工作。当地百姓没有患病早就诊习惯,百姓群众们承受着各种疾病的折磨。许多患者就诊时病情都比较复杂严重,听着病人描述的病情,赖智敏闻所未闻,但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只得想尽办法,为他们缓解病痛。
在高原上用看病,并不一帆风顺,很多时候缺仪器少药物,有时候骨折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但因为当地医疗条件不允许,不能行手术治疗。好在赖智敏的医术过硬,中医治疗除了通过望闻问切开具中药汤剂、针灸,跟患者沟通后予以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
中医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对于高原上的一些病症很有效,而且不会给藏族同胞造成过重的负担。
善地德格人民的热情令赖智敏感慨良多,他决心尽自己努力为高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于是开始教授身边热爱中医的年轻大夫中医技术并定期为他们进行相关讲座培训及学习。
“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延续和传递的是我医院帮扶德格的精神。”赖智敏说,将来自己走后,年轻大夫们将继续用自己的中医技术为德格人民看病,病人痊愈后也会知道,这医院留下来的技术。
供稿:县医院整理:县融媒体中心主办:中共德格县委宣传部
德格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建敏
监制:洪云霞
编辑:麦拉拥措
新闻-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