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青年之声?郑州”是郑州团市委组织建设的,服务青少年的互动社交平台。如何充分调动“青年之声”平台互动整合社会资源、各种力量的优势,更好地解决青年的诉求,是“青年之声?郑州”着重努力的方向。

此次,“青年之声?郑州”通过搭建爱心桥梁,汇集多方力量,《爱心众筹帮助南阳刘博宋皓轩》已有80条留言、个点赞,也为今后解决此类青年困难提供值得借鉴参考的思路。

▲“‘青年之声·郑州’拯救生命,爱心暖冬”公益活动现场,一对老人正在任庆河(左一)的“诚信鸡蛋哥”商店买鸡蛋献爱心。靳静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刘尚君)12月26日傍晚,夜幕降临,郑州的大街小巷如往常一样被晕黄的路灯照亮,被万家灯火装点。“诚信鸡蛋哥”任庆河也已经忙活完店里一天的生意,准备好好盘算一下今天的收成,“今天约有多人来店里买鸡蛋,卖出了将近一万元。”

然而,任庆河并不打算把今天的收入留下,刨去成本,他将把利润全部捐给同患癌症正在医院治疗的刘博母子。让任庆河感到高兴激动的是,天气寒冷,依然有那么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参与到这场爱的捐助中来,同心协力帮助刘博母子活下来、走下去。

母子同患癌症生命与时间赛跑

今年25岁的年轻妈妈刘博和她1岁的儿子宋浩轩从河南南阳邓州老家来到省会城市郑州,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求医路。

宋浩轩从一出生开始便被诊断为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胚胎性肿瘤,也是小儿原发性肝癌的一种。

“化疗”对于1岁的小浩轩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他的脚上、胳膊上有很多输液留下的针眼,经常会出现两三个护士给他扎针都扎不进去的情况。每当这时,小浩轩总会大哭不止,撕心裂肺地喊妈妈。

“每次看到这些针眼,我的心都在滴血,我宁愿扎的是我。”孩子经历的这一切,刘博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她从不让悲观的情绪侵蚀自己的意志,“我要积极面对,给小浩轩做个榜样。”

化疗的时候,刘博都把小浩轩抱在怀里,帮他按着针头,谨慎地看着输液架上的电子表记录,生怕小皓轩在化疗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闪失。

大多数时间,浓烈的母爱让刘博忘了自己也是个与死神搏斗的肝癌晚期患者。和小浩轩一样,刘博的成长道路也异常的坎坷崎岖。4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初中毕业后就独身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命运似乎总在和刘博开玩笑,刚刚做妈妈不久的她便查出癌症晚期。

▲“青年之声·郑州”页面上发布《爱心众筹帮助南阳刘博宋浩轩》帖子。

目前,小浩轩的父亲宋任众在深圳一家电子工厂拼命打工挣医药费。“刘博母子的病治到现在,已经花去了十几万,看病的钱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可这后期的治疗费用,我们家现在真的无能为力了。”奶奶习秀勤无奈地说。

尽管家庭已经一贫如洗,但是刘博的想法一直都没变过:有钱就先给孩子看病。

“青年之声”带来生的希望

刘博母子的感人故事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郑州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霍豫闽、刘跃亭也在其中。12月21日,他们在看到刘博母子的新闻后,就立刻在“青年之声·郑州”社交互动平台上发布了《爱心众筹帮助南阳刘博宋浩轩》的帖子。

“我们都有孩子,我们也都是妈妈,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帮她们度过难关,孩子和妈妈一个都不能少。”霍豫闽说道。

帖子一发布,便引起了团郑州市委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128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