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有时候会遇到所谓的“排病反应”。

我在贾老师的答疑交流会上,就此向贾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提问

排病反应在中医学中称为瞑眩反应,是指人的体质或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或人体在排除毒素时身体的反应,所以又称为排毒反应或者调整反应。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说一个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就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

向贾老师提问:

1.这种所谓的“排病反应”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其背后的原理,真的如上面所说吗?

我的理解是:“排病反应”常出现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包括用药和针刺等),气血开始产生增减或重新输布,但是由于有气滞血瘀的基础,导致气血变化相对过快,局部产生了过实或过虚的状态,即是所谓的“排病反应”。其预防以及处理原则就是活血化瘀,破除瘀滞。——不知道如此思考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用药后出现的症状是不是“排病反应”?

3.如何面对已经出现的“排病反应”?如何处理对待?

4.“排病反应”到底是不是好事儿?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应该是欢迎还是尽量避免?如何能避免?

5.这种“排病反应”的特点:表现形式多样,而且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当其发生时可能会超出医生的预测,没有提前跟患者嘱咐到,会导致患者的不信任。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吗?

贾老师讲解

这个问题非常好,所谓的排病反应——“药不暝眩,厥疾弗瘳。”,其实,大家也都听说过,在临床上经常会听到。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药不暝眩”是什么意思?

说如果你吃完药没有出现“暝眩”——“暝眩”,实际上是看不清楚、眼前发黑的意思。

那么“厥疾”是啥意思?实际上就是气逆上冲的意思。

当气血上冲的时候,人们往往出现的是头昏脑胀、眼睛胀。那么如果你用上药以后,眼前发黑了,说明气血上冲减轻了。这时候预示着他原来的气血的上逆已经好转了。

但是,说实在的,这个是治过头了,没有恰到好处。如果真正恰到好处的话,不出现“暝眩”反应,“厥疾”也可以痊愈。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出现“用药以后局部症状似乎加重”的现象,但是实质上不是,是疾病向愈的反应。

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皮肤出现扁平疣,久治不愈。当经过我们治疗以后,如果扁平疣出现了红、痒,甚至痛的感觉,好像是病情加重了,但是其实是正气足了,疾病要好的一个先兆。如果你善于识别这种先兆,心里边就不慌乱了,知道这些扁平疣都快要脱落了。

另外,我们在临床上还有,比如说我们治疗胆结石、肾结石这些疾病的时候,我们用药,病人在石头出现往外移动的时候,会出现胆绞痛,肾绞痛,这也是石头要往外排的一个反应。但是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不去追求这个,如果我们能够把石头化小,如果我们能够让他在排石当中不出现疼痛,而且还能把石头排出来,这是最好的境界。

所以,因为这些都是可以预料,也可以预防的。

我们不追求排病反应,因为排病反应可以给病人的心理带来一些恐慌,尤其是你没有预先交代,你自己都没有预料的时候,那么更容易给病人带来恐慌,你自己又不知其所以然。

那么对于我们医生来讲,对每一种疾病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要做到真正的了如指掌,一旦出现了所谓的排病反应,知道给患者怎么解释。那么这种情况下,患者才能坚持治疗,他的依从性才会好,病才能进一步好转。如果说你没有给他交代,结果出现了排病反应,他就会说吃完你的药加重了。所以说真正要知道排病反应、预料排病反应,而且还能够预防排病反应,才是高手!

另外,并不是说用完药以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都是排病反应。

至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会不会对疾病有积极的作用,要看具体的不良反应到底表现的是什么。这需要我们有能力来做一个分析判断的时候,才可以做出“这是排病反应的一种表现”的解释,不能随便说“都是排病反应”。

另外就是有一类的所谓的排病反应,实际上是不需要追求的。

比如说高血压,我们给它弄成低血压了,你说是不是排病反应呢?

是。

但是是你治疗过度了!

那么这个疾病是不是可以改善呢?

有可能,但未必。有可能它反弹性的血压升高会更高。

所有的事情带有非常多的不可预测性,你要善于掌握这个规律,才能够给患者做一个恰当的解释。

所以说我们不能把所有药后的不良反应都当排病反应来对待。

掌握预测和预防排病反应,是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要具备的一个功夫。但是,只有临床多了,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说我们在做临床医生的时候,一定要用脑子、用心,看到哪些反应预示着什么将要发生。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学习,然后能够提前的告知病人,这样才算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排病反应。

好,这个问题我就聊这么多。

▼文章推荐▼

春雨大夫

如何判断肺炎治疗是否有效?

真相了:治疗胆结石,要用红烧肉!

葱白也可以治感冒

“剩饭最贵”——吃坏肚子了怎么办?

如何提高抵抗力——预防疫情,不可乱用药

别让过年闪到了腰

硝酸甘油,你会用吗?

春雨大夫

有些腰痛,吃药就可以搞定!

患者的自我修养

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一)

患者的自我修养

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二)

患者的自我修养

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三)

煎煮中药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是我闻

耳鸣——山萸肉

如是我闻

诸症繁杂,除了各逐瘀汤还有什么思路?

如是我闻

眼睑水肿、下肢水肿,如何分析?

如是我闻

癌症腹痛——乌梅丸

如是我闻

痛风的治疗思路

如是我闻

被误诊为“筋膜炎”的肩臂酸痛

如是我闻

焦虑抑郁竟然和感冒有关!?

古有神农尝百草

今有医者起心愿

求得岐黄本真意

不叫疾病乱人间

医生工作室

1

北京慈方中医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13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