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在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大家都知道,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肺癌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低剂量CT影像是早期肺癌起始筛查的主要方法。但是发现肺结节后要确诊是不是肺癌,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来证实。肺结节活检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以下优势:1.确定结节是否为恶性肿瘤,避免影像筛查中的假阳性导致过度治疗。2.明确肿瘤的病理亚型,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3.对肿瘤进行分子检测,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实现精准治疗的目的。4.小活检具有创伤小、风险小、花费少、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解剖结构复杂、被骨性结构遮挡的肺结节及纵隔病灶。准确评估肺结节的性质依赖于对结节的病理分析,针对肺结节的取样根据位置和大小有多种方案。现代影像技术与临床相结合在诊断肺恶性肿瘤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然而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假阳性结节。根据目前的资料,即使医院,影像检查仍存在高达20%的假阳性率,这是由影像本身的局限性所致。首先,对于强烈怀疑不是肺癌,并且能用病理活检来确诊的肺结节,术前活检是合适的。这可以为医生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指导后续治疗。其次,如果术中诊断有困难或风险很高,术前活检同样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诊断准确性,使医生能够在术前制定更详细的治疗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临床上强烈怀疑ⅠA期肺癌的患者,基于风险因素和影像学外观,并不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活检。这类患者一般可以在手术中直接进行病理诊断,以缩短诊断时间。若术前未能获得组织学诊断,在进行肺叶切除、复合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前,可考虑选择术中楔形切除或针吸活检来快速冰冻病理诊断。这样可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活检结果为良性,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仍需每年复查CT,直至不再被视为肺癌潜在患者(关于随访终止时间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支气管镜检查最好在计划好的外科切除手术中进行,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操作。若没有现场快速细胞学评估(rapidonsitecytologicevaluation,ROSE)技术,可能需要一个单独的操作。建议在非外科手术治疗之前,对能接受穿刺的持续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组织活检;对于病理活检困难或有风险的患者,建议至少包括胸外科、影像介入科和呼吸介入科医生的MDT综合评估和医患共同决策,在没有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时,可以在没有病理确诊的情况下继续治疗。当然,肺结节病理活检也存在一定的禁忌证。例如,对于结节直径<15mm的持续性纯磨玻璃结节,直径<8mm的实性结节或实性成分<5mm的持续性亚实性结节,支气管镜检查并不推荐。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结节较小,支气管镜检查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如果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心脏病、肺栓塞等并发症,支气管镜检查应谨慎进行。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病理活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牵头,组织了国内多学科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和交流,最终形成了《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肺结节病理活检,共识15:对直径≥15mm的持续性纯磨玻璃结节,直径≥8mm的实性结节或实性成分≥5mm的持续性亚实性结节,建议活检(2A类证据,Ⅱ级推荐)。总之,肺结节病理活检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临床实践中需要仔细考量的关键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最安全、最有效的诊断策略。参考文献刘宝东,陈海泉,刘伦旭,姜格宁,支修益,代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30(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162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