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护理 >> 痛风发生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最重要生化基础。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类因在进化中失去尿酸氧化酶,导致血尿酸水平高于其他哺乳动物而更易形成高尿酸血症和罹患痛风。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可发展为痛风。尿酸的升高不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血尿酸水平主要由尿酸的生成率和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重吸收率来调节。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约10%为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而90%为肾脏对尿酸排泄障碍导致。
1、嘌呤代谢紊乱:人体内嘌呤有两个来源。外源性:来源于食物,占体内尿酸来源的20%,由于食物中摄人的嘌呤在体内几乎都转变成尿酸,因此嘌呤吟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反之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降低。但痛风患者采用低嘌呤饮食或无嘌呤饮食,虽然可降低血尿酸,但不能完全纠正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嘌呤饮食不是原发病因,而是痛风诱发和加重的原因。内源性:占体内尿酸来源的80%,是体内尿酸生成增多的首要因素。包括嘌呤生物合成增多和分解加速,可分为原发性尿酸生成增多和继发性尿酸生成增多。原发性尿酸生成增多的主要因索是酶的缺陷。酶缺陷的部位可能有:①磷酸核搪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②磷酸核糖焦磷酸既胺移换酶的浓度或活性增高。③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部分缺乏,使鸟嘌呤转变为鸟嘌呤核昔酸及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酸减少,以致对嘌呤代谢的负反馈作用城弱。④黄嘌呤氧化醉活性增加,以上这些酶的缺陷均可导致尿酸生成增多。继发性尿酸生成增多,包括酶的缺陷、细胞转换增加和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①细胞转换增加常由血液病、恶性肿瘤、银屑病等疾病导致体内核酸合成和分解增强,血尿酸水平增高。②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细胞毒性药物短时间内大量破坏细胞导致细胞核裂解,核酸分解加速,尿酸生成增多。③酶的缺陷主要为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完全缺乏和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分别由icech-X-伴性Nyhen综合征和糖原贮积症I型所致。
2、尿酸的排泄障碍:正常人体内尿酸池约为mg,转换率60%,即每天产生并排出mg,达到动态平衡。其中1/3由大肠细菌分解,2/3由肾脏排泄。正常人尿尿酸﹤mg/d(5d限制嘌呤饮食,普通饮食时尿尿酸mg/d)。原发性痛风尿酸清除过少约占患者的90%,继发性痛风所占比例要少一些。生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发现肾脏尿酸盐转运的经典模式为: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分泌,分泌后的重吸收。凡是影响上述4个过程的因素,都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出。①肾小球:肾小球的滤过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还有肾排尿酸阈值增高,原因未明。②肾小管:尿酸盐在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滤过后重吸收、吸收后再分泌、分泌后再吸收等复杂的过程。尿酸因带负电荷而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脂质双层,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依赖于一系列的转运蛋白。肾小管尿酸排泄减少与一些尿酸盐转运蛋白有关,如SLC2A9、SLC22A12等参与近曲肾小管对尿酸盐的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其异常与基因变异有关。肾小球滤过的尿酸98%以上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然后再分泌,故肾小管是影响尿酸排泄量最重要因素。
3、遗传因素从古就发现痛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原发性痛风中约有10%-20%有阳性家族史,且年轻化,病情更严重。痛风多为常染色体显性异常,但外显性不完全。高尿酸症的遗传变异性更大,可能为多基因。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痛风的发病,如年龄、性别、饮食等。现GWAS的应用,发现多种痛风的易感基因,有望进一步了解痛的遗传机制。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