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目前已发展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在欧美地区痛风的患病率为1%~3%,是男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年山东沿海地区痛风总体患病率就达到了1.36%。因此,积极开展全面的痛风科普就显示非常有必要。

痛风的诊断

世界各国的痛风指南均认为:对尿酸盐结晶的分析是痛风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各国基层医疗水平及检查设备不同,临床上,出现以下表现应疑似或诊断急性痛风:

1、中年以上男性,夜间突发急性非对称性、趾或趾关节疼痛(剧烈),炎症在4小时内达至高峰;

、单个小关节首发后,在同一或另一关节再发,但存在无症状间歇期;

3、受累关节附近、耳廓触及痛风石缓慢肿大结节,其分泌物为白色豆渣样且查获尿酸盐结晶;

4、x线骨片发现有圆形、月牙状或不规整的穿凿样缺损;

5、有痛风家族史,有秋水仙碱治疗特效者。

痛风的治疗原则

随着痛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痛风的诊疗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为痛风的标化治疗奠定了基础。痛风的标准化治疗原则包括:

1、分期。参照痛风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将痛风分为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期、肾病期四期;

、分级。对痛风常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尽可能进行量化(比如将痛风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分级),根据量化评分情况来决定痛风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3、联合。处于不同阶段的痛风患者关节病变和肾病变的程度不同,病理变化也不相同,基本联合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不同。因此,应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联系治疗(比如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同止痛药物间的联合应用);

4、综合。痛风药物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减少药物的使用是防止副反出现的重要原则。因此,在痛风的治疗中,也可兼顾痛风并发症的治疗,体现多病同治,多病分治及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原则。

痛风的治疗目标

1、预防或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

、延缓或避免慢性痛风关节损伤,预防关节畸形;

3、延缓或阻止痛风性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4、实现血尿酸的持续长久达标,无痛风石者血尿酸,有痛风石者,血尿酸40更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5、尽可能促进已经形成的痛风石的溶解(一个痛风石就是一个尿酸池);

6、使尿酸盐结晶以一定速率溶解而不促发痛风的急性发作。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白癜风皮肤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z/94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