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5897881.html

对于秋水仙碱的应用,各地痛风指南在推荐顺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华风湿病学会痛风指南将秋水仙碱推荐为痛风急性期的一线药物;我国台湾地区的痛风指南则将秋水列为二线药物;美国和欧洲的痛风指南,也将秋水仙碱列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日本痛风指南则没有特别强调秋水仙碱在痛风急性发作中的使用问题。

不管是列为一线还是二线药物,都说明秋水仙碱在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是确切的,之所以存在推荐上的差异,可能和用药习惯等因素有关。在痛风诊断的12条线索中,如果按照特异性可靠性排位,“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后,炎症反应在48小时内明显缓解”排列在第2位,由此也可看出秋水仙碱在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痛风指南更注重秋水仙碱在痛风发作先兆期的使用价值,对它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价值并不强调。另外,在痛风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为了预防痛风的二次发作,几乎所有的痛风指南都建议同时联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如此可减少至少40%的“溶晶之痛”。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秋水仙碱到底是治疗痛风的药物,还是预防痛风的药物?

我们来看看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首先,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白细胞的活性,使其对尿酸盐结晶的攻击性降低,从而起到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目的;其次,秋水仙碱能够抑制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都是一些引起炎症和肿痛的物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细胞介素的生成和释放,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可见,秋水仙碱对痛风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治疗时,到底是预防的作用大一些,还是治疗的作用大一些?

单从日本痛风指南的推荐来看,秋水仙碱对痛风的预防作用显然更重要。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推荐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指南是怎么说的:中华风湿病学会痛风指南认为,秋水仙碱起效慢(小剂量使用时),单用疗效不佳,为了达到快速止痛的目的,需要联合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我国台湾地区的痛风指南也推荐秋水仙碱同时合用非甾体类药物。

欧美痛风指南推荐以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但首日负荷剂量要大于国内指南和台湾指南的推荐,这可能和欧美人群体型普遍比亚州人群更大有关。同时,欧美指南认为,秋水仙碱应该在痛风急性发作36小时内使用,越早使用疗效越好,发病24小时内应用,止痛效果最明显。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早期,秋水仙碱的预防作用要大于治疗作用,但秋水仙碱不能阻止已经开始的痛风急性炎症;在痛风急性炎症发生以后,推荐剂量下的秋水仙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消炎止痛),但起效较慢,常常需要和其他药物联用,大剂量使用时虽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但患者的耐受性差,不良反应较多。

小结一下:在适合的时间点,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是痛风防治的要点。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药物相比,前者对即将发作的痛风更有优势,后者对已经发作开来的痛风疗效更为明显。如果能感知痛风发作的先兆,秋水仙碱会更适合你;如果你的痛风发作没有任何前兆,可以选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痛风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好象也是这样。秋水仙碱是最古老的痛风治疗药物,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它的缺点已经暴露无遗,这让不少痛风患者对其避而远之,转而选用更新的非甾体类止痛药。这无可厚非,但对于秋水仙碱的副作用,有些患者存在一定的误解,具体可以参阅我们的这篇文章《秋水仙碱:别嫌弃,我仍是最好的痛风止疼药!只是你不懂我的心》。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1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