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概要

随着痛风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类对痛风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痛风治疗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国针对痛风治疗的指南均在制订并不断更新完善。近3年国内风湿病专家共识、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诊治指南、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痛风治疗指南、日本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治指南相继发表。各国指南基本原则一致,但由于生活方式、种族及可选择的药物不尽相同,具体治疗细节有所不同。但基本点的共性都提出了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是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对痛风治疗的策略均从强调单纯的急性关节炎的镇痛治疗,转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综合管理,将疾病的预防摆在首位,强调了痛风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从临床现状分析,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和根治措施,临床追求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一是迅速有效地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二是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复发;三是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或逆转因尿酸或尿酸盐结晶对关节、肾或其他部位沉积所导致的损伤;四是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中医治疗除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以外,还积累了丰富的单方验方、外治疗法、针灸疗法等治疗经验。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治疗痛风主体思想的指导下,朱婉华教授及朱良春大师的弟子等中医名家提出了以下关于痛风的总体治疗原则和基本治疗方案。

总体治疗原则

1.遵循泄浊化瘀之大法著名风湿病专家、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依据痛风的特性而称之为“浊瘀痹”。在重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基础上,创立“泄浊化瘀”大法,对痛风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朱老指出,由于痛风之发生时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浊化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症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症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此特点,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朱老“泄浊化瘀”治疗痛风之大法已被诸多学者和一些名老中医认同并应用于临床,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宋氏认为,湿热浊毒,蕴滞血中,不得泄利,是痛风发生的主要原因。旷氏亦认为,“浊毒流注”乃痛风病病机关键。周氏亦持同见,认为“瘀浊凝滞”为痛风病病机之关键,因此治疗痛风强调“泄浊化瘀”,临证屡试不爽。朱婉华教授及朱良春大师的弟子等经多年临床实践表明,泄浊化瘀,荡涤污垢,推陈致新,不但可以解除痹痛,而且能够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排泄和降低尿酸。

2.注重调益脾肾治其本浊毒瘀结内生,与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的紊乱有关。多种原因致脾失健运之功,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之能,分清别浊失司,浊毒内生,滞留血中,随血行散布,则可发生一系列病变。痛风性关节炎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是病之标象,嘌呤代谢(脾肾清浊代谢)失常才是病之根本。尿酸浊毒是病变的中间病理产物,并由此而产生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心血管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这才是痛风较为完整、较为本质的病理关键。因此,调益脾肾,澄本清源,可以恢复和激发机体整体的功能,以杜绝和防治痰湿浊瘀的产生,从而抑制和减少尿酸是生成。

3.以“治未病”原则进行干预性治疗朱婉华教授及朱良春大师的弟子等人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悉心指导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除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激浊扬清、善用虫药、标本兼治的用药特点外,还非常注重“治未病”原则,对痛风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性治疗。

(1)对痛风发病机制的干预:基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间歇期往往无主诉或没有明显症状,或临床无证可辨的情况,根据“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防渐”的“治未病”原则,朱老先生提出应从痛风发病机制上进行药物干预。

如对患者进行体制辨识,气虚型体质以六君子汤为主方;阴虚型体质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阳虚型体质以附桂八味丸为主方;痰湿型体质以二陈汤合平胃散为主方等。并结合中药药理,配伍针对性的药物:如茯苓、粉萆薢、威灵仙、苍术、薏苡仁、地龙、玉米须、金钱草、白茅根、车前草、蚕沙等利湿化浊、降低尿酸。

芫花(芫花素等)、大黄(大黄素)、虎杖、何首乌等清热解毒、通腑化瘀,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酸的合成。百合、山慈菇等有秋水仙碱样的作用。穿山龙、茯苓、秦艽、防己、黄柏、忍冬藤、淫羊藿等有非皮质激素类的抗炎作用。

石见穿、猫爪草、山慈菇、海藻、牡蛎、半夏、天南星、僵蚕等化痰软坚、散结消瘦,对软化痛风结节有一定功效。

金雀根、金钱草、石韦、瞿麦、泽泻、益母草、大黄、穿山龙、水飞蓟、水红花子等清热通淋、化瘀排石,对消除尿酸盐沉积于肾小管及肾间质引起的炎症和肾梗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蚕沙、青皮、陈皮等能碱化尿酸,降低尿液中尿酸水平。

对痛风发病机制进行药物干预,有利于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减少血尿酸的生成,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减轻尿酸盐对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影响。

(2)对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干预:古代中医文献没有针对各种检查指标进行治疗的记载,而实质上现代理化检查是“望闻问切”四诊检查方法的延伸和拓展,使之更科学化和现代化。

针对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及X线片异常改变,中药有很好的疗效。如茯苓、黄柏、地黄、牡丹皮、秦艽、忍冬藤、虎杖等,能降低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秦艽能促进尿酸排泄,临床可配合茯苓、威灵仙、车前子等用于尿酸升高的治疗。

对肾功能异常(Cr、BUN升高)、蛋白尿,临床可选用黄芪、冬虫夏草、大黄、积雪草、益母草、徐长卿等具有改善肾功能作用的药物。

长期或不合理地使用抗炎、抗尿酸制剂等药物引起肝损伤、肝功能不全的,有研究显示,垂盆草、水飞蓟、丹参、虎杖、苦参、茵陈、枸杞子、五味子等有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的作用,能有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X线片检查若显示关节面或骨端皮质有透光性缺损阴影,呈现虫蚀样、穿凿样、蜂窝状、囊状改变的,骨质往往难以修复和新生。为防止尿酸盐形成而引起骨质破坏,在积极治疗痛风基础上,可适当选用骨碎补、续断、淫羊藿、肿节风、狗脊、龙骨、牡蛎、穿山甲、龟甲等益肾壮骨、化瘀消癥之品,以养护骨质,降低骨破坏的发生率。

4.提倡养治结合防复发养治结合是控制痛风复发的重要措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保养”,在痛风发病的过程中,合理保健极其重要。痛风急性发作稳定后,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意调养。养治结合,同样可以达到预防复发,甚至完全控制复发的目的。调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饮食调养、心理调节、适度锻炼以及生化起居调养等(请持续







































白癜风研究院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s/20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