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结节专科治疗医院 >> 痛风结节症状 >> 总结中国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一、中国大陆间质性肺疾病(ILD)流行病学资料
1.ILD的年龄和性别特点
ILD以老年人为多,重庆市的资料显示,ILD患者的年龄为(61.65±13.31)岁;天津市的资料显示,ILD患者的年龄为(69.28±12.09)岁。汇总分析上述4项资料发现,例ILD患者中50岁者例(68.9%),主要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缔组织病相关ILD;而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则主要见于50岁患者。
性别以男性为多。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报道的例ILD患者巾,男性例,女性例,男:女为1.31:1;其中男性多见的病种主要包括IPF、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女性多见的病种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结节病、结缔组织病相关ILD等。
2.ILD的病种分布及其与职业的相关性
综合分析国内2项研究,例患者中未分类的ILD占53%(例),IPF约占26%(例),结缔组织病相关ILD占14%(例),结节病占4%(例),EAA占3%(例)。
李惠萍等报道,其院收治的例ILD患者中35.9%有明确职业史,其中以农民和棉纺T种为主;此外部分病种患者吸烟率高,如IPF有48.8%、RBILD有57.1%患者吸烟。天津市的数据亦显示,ILD患者中吸烟比例高达55.2%。提示特定职业或环境暴露可能与某些ILD病种的发生有关。
3.ILD的临床表现与预后
几乎所有IL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咳嗽;约一半的患者可闻及velcro啰音;约15%的患者有杵状指/趾,且病程长于6个月。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1周-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随着医生对疾病的深入认识,6个月内确诊的患者比例近些年有很大提高,可达45.6%。不同类型的ILD预后不同,如EAA、药物相关性ILD在停止触发因素接触后可痊愈,结缔组织病相关ILD在控制基础疾病后肺部症状多可长期稳定;而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IPF则预后差,重庆市和天津市统计的住院ILD患者中,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8.68%和10.2%,呼吸衰竭患者均超过30%,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病情急性加重相关,目前仍缺乏系统分析。
二、ILD的诊治
我国ILD的诊断基本参照国际指南。医院针对结节病与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肺结核病鉴别诊断困难的问题展开研究,自主研发了结节病与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肺结核病鉴别诊断系列新技术:(1)实时定量PCR,从病理组织切片角度鉴别两种疾病;(2)临床-影像-病理综合评分系统,从临床角度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另一手段。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使获得病理组织仍无法确诊的结节病或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肺结核病的诊断率提高了74%。
1.肺组织靶向性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研发
在ILD中,除IPF/UIP目前不主张使用激素治疗外,其他多数ILD的主要治疗药物仍是激素,且疗效确切。但长期应用激素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激素的有效作用,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副作用是用好激素的核心问题。Chen等研发了一种具有肺组织靶向的地塞米松免疫脂质体,经动物实验证明,该制剂在肺内的地塞米松浓度较常规制剂12h的AUC提高了40倍,峰浓度提高5倍;且可明显提高肺损伤动物的存活率,显示出良好的肺组织靶向治疗效果。
这一激素新制剂首次提出肺组织靶向治疗的新理念,可大大提高肺组织药物浓度,减少其他器官的药物分布,可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为ILD治疗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选择。
2.抗纤维化治疗药物的进展
肺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多种ILD的结局性表现;部分ILD如IPF早期就以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因此对抗纤维化治疗药物的研究对IL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多种药物的尝试,如索拉菲尼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发现可阻止上皮一间叶细胞转分化过程,并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减少胶原沉积而减轻肺纤维化程度,但在临床应用巾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国内多个吡啡尼酮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兴奋的结果,为缺乏药物治疗的IPF患者带来了曙光。
3.骨髓干细胞在ILD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利用骨髓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Wang等报道了10例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耐药的患者,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的ILD、顽固性皮肤溃疡均见好转。虽然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原性很低,但移植物抗宿主病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且这种方法收集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少,需要体外复杂的处理程序,移植条件要求高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Zhang等根据骨髓干细胞具有损伤组织归巢定植的特性,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动员肺纤维化模型动物白体骨髓干细胞,发现动员出的骨髓干细胞向受损肺组织迁移,并短暂停留,总体上能减轻肺泡损伤、降低肺纤维化程度,延长动物存活时间,为ILD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极具临床应用前景。
4.肺移植在ILD治疗中的地位和最新进展
目前肺移植是唯一可延长肺纤维化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手段,国内报道的首例IPF肺移植是在年32,至年底全国肺移植总例数达例。但仅1篇在国际刊物报道,该院从-年共完成例肺移植,5年生存率达40.7%,平均存活时间为3.4年;其中IPF患者47例,最长存活时间达6年。反映我国的肺移植水平已与国际水平接近。
三、ILD研究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多,国内学者对ILD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已有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报道。相信通过多种途径呼吁政府对ILD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大研究投入,采用多种学术交流的形式进行ILD基本知识的继续教育与宣传,提高国内临床医师对ILD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推动ILD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创造出具有巾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造福于ILD患者。
参考文献:中国大陆间质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柳盛李惠萍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投稿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拉萨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yy/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