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痛风患者由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同时,高尿酸血症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那么,痛风究竟还有哪些危害?如何才能科学防治痛风?不喝酒、不吃海鲜就足够了吗?吃药能预防痛风不再发作吗?不痛就代表病情稳定了吗……对于痛风的诸多疑问,山医院痛风门诊为您指点迷津。

认识痛风

  痛风属于晶体性关节炎范畴,以血尿酸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多样,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急性痛风发作局部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夜晚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主因,血尿酸浓度越高,出现痛风症状的机会越高。研究发现,痛风与饮酒(尤其是啤酒)及肉类(尤其是内脏)和海产品摄取有关,亦有研究指出碳酸饮料及果糖也可能导致痛风。青岛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痛风发病率尤其高,原因有二:青岛地处沿海,气候潮湿,患者易感湿邪,是为“外湿”;青岛地区海产品丰盛,患者食(饮)用富含嘌呤的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肥甘厚腻之品,湿热内生,邪伏脏腑,是为“内湿”,内外湿邪相合于体内,故痛风发病率高,且迁延难愈,如此也奠定了中医药治疗痛风方面有西药所不及的优势。

认识痛风的四大危害

1.急性疼痛

  急性痛风,多在午夜突发,发作时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剧烈,夜不能寐,抱足痛哭,心力交瘁,痛不欲生;并且每年不定期复发几次甚至十几次,就象定时炸弹一样,无休止折磨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2.痛风石

  痛风石的形成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结果,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沉积在关节囊,影响关节活动;可导致骨"凿孔"样损害,严重者可导致骨折,关节脱位及畸形。

3.关节残疾

  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又会导致发作更加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逐渐加剧,受累的关节以膝、踝、肘关节多见,严重者可累及肩、髋、脊柱,很容易诱发关节的破坏与畸形,导致关节残疾。

4.损害肾脏

  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引起肾病变,变现为三种形式:慢性尿酸性(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痛风性间质肾炎)急性尿酸性肾病(肾小管尿酸沉积)尿酸性肾结石形成;据WHO统计,1/4的痛风患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发展为严重的尿毒症。

治疗痛风的误区

误区一:仅在急性发作期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由于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医院就诊,而一旦关节疼痛好转之后,患者就自认为病已经“好”了,不需要再看医生,也不需要再治疗。

  专家解析:事实上,痛风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慢性维持期治疗,其防治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关节保护,以及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以使血尿酸控制在一定水平,避免痛风性关节炎再次发作。因此,即使关节疼痛好转,痛风医院就诊随访。

误区二: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多见于拇指、足背)常常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大剂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专家解析: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误诊误治。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这是因为注入体内的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泄而被清除,这与痛风的罪魁祸首---尿酸的肾脏排泄殊途同归。其结果是血中尿酸反而升高,从而加剧病情。

误区三:害怕药物不良反应,拒绝用药

  在临床上,许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

  专家解析: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防止痛风的关键因素。人体内70%~80%的尿酸是自体产生,只有20%~30%来源于饮食等外来因素。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单纯通过饮食等其他非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使血尿酸降低到理想水平,大都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山医院治疗痛风的优势

  山医院风湿科是青岛市唯一一家综合诊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青岛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特色专科、青岛市风湿病中医诊疗中心,青岛市痛风病专病门诊建设单位。科室曾承担青岛市《温阳通络合剂联合外用止痛合剂治疗痛风缓解期》、《降酸化浊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等课题,针对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

  痛风病专病门诊在诊疗方面着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采取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在防治原发性痛风方面提出痛风“防”、“治”并举,既着眼于急性发作期,又立足于无症状缓解期,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依据,以内治外治相结合为方法,分别从湿热痹阻、瘀热内阻、痰瘀痹阻、肝肾亏虚等方面着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中药汤剂、水丸、胶囊及中医外治方法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痛风病门诊的院内自制特色制剂有:痛风降浊胶囊(医院宋绍亮教授独创的痛风胶囊,剂量不同时分别适用于痛风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对控制血尿酸水平亦效佳,尤其适用于湿热痹阻、临床表现以红肿热痛为主的患者,服用方便,易于接受),清热除湿合剂(为院内自制汤药,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外用止痛洗剂(为院内自制外用制剂,适用于多种证型患者的辅助塌渍、薰药用药);同时开展多项特色技术、专用仪器等,包括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塌渍及熏洗治疗等,多管齐下,疗效肯定,在广大痛风患者中广受好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zl/142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