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www.yushiels.com/

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首都医科医院是北京东部地区医院,承载着约余万人口的健康保健任务。建院多年,地处大运河北部终点通州,医院传统上就辐射北京、天津、河北廊坊交界地区,尤其是北三县地区。

近年来,医院内分泌科通过“内分泌内科、外科、医技、教育、基础研究、社区”于一体,以疾病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模式,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心的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医院争相观摩学习的“医院”。为此,《健康县域传媒》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冬进行了专访。谈及内分泌科室的成长之路,科室主任赵冬感慨颇多,她坦言,好的科室建设离不开团队协作。

首都医科医院分泌科主任赵冬

半个诊室撑起来的“航母级”科室

赵冬介绍,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3年,由半间诊室起家,从17年前科室刚成立时的3名大夫到现在的84名医护人员;从一天几十个人的门诊量,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个亚专业,一天近人的门诊患者,内分泌科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百姓群众的高度认可。

“如果患者人数少是因为大家都很健康,我也会感到欣慰和高兴,可作为一名专业的内分泌科大夫,我心里清楚,老百姓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不在少数。就单拿糖尿病来说吧,3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就有万,是世界上糖尿病第二大国。”科室主任赵冬说,糖尿病在国外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可以在不为人体特别感知的条件下,造成脏器损伤直至危害生命。因此,如何让患者正确认识内分泌系统疾病,如何在群众中推广糖尿病防治知识,如何让大家充分了解、信任医院内分泌科,就成了科室初建时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该院内分泌科年更名为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以“勤思敏行,厚德尚医”为科训,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年门诊量达到18万人次,年住院量1人次“航母级”科室。

医院最重视的部分,所以科室对人员学历要求都是较为硬性的。据赵冬介绍,目前拥有医护及科研人员8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名,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中级职称14名,博士后及博士15人。

赵冬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我们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科室,人才构架比较年轻化,70后的人员相对较少,80后90后占据科室的主体。”

关于人才培养规划,据了解,医院内分泌团队起点很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科室必须注重核心人才的全面发展,既要擅长医疗建设,又要着手科研研究。医院每年都会选派人员到协和、、医院进行学习,甚至派遣骨医院进修,而且还专门组建了科研队伍,用于满足临床需求来做基础研究。

而赵冬更是坦言,“无论是新引进的人才,还是原有的人才,我们都要求每人能够达到博士的水平。”

“人性化、个体化、立体化”治疗模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地区人群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并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但目前仍没有一种广泛采用的有效医疗服务模式控制它的危害。

赵冬早前提出的“人性化、个体化、立体化”治疗模式,成为了内分泌科室的工作的指导模式。通过人性化、个体化、立体化的治疗服务,让患者们赞誉有加,医患关系和谐稳定,17年来未出现一起医疗纠纷、赔付案件。赵冬表示,我们的治疗目的,不单单是给患者看病,而是希望通过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一个愉快的体验,这是当初提及“三个化”的核心。“内分泌科室,面对的病人都是终身性的,就拿糖尿病来说,它贯穿于从得病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为此,它的管理过程也是终生化的。”赵冬介绍道,针对病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控制他的病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理上的保护,比如,好的就医体验、好的治疗环境,就能缓解患者的焦虑,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状态。同时,为了节省病人等待化验结果的时间,年10月开始,内分泌科建立了自己的临床化验室以及并发症筛查室和治疗室。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室设有“震动阈值检测”、“多普勒血流分析”、“血流图”、“视网膜眼底成像”等检查。还配有功能检查箱,通过物理检查及ABI进行糖尿病足风险评估。治疗室设有“红外线疼痛治疗”、“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等治疗。完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诊疗一体化,大大方便了病人的就诊。内分泌科还配有自己的超声室。超声室除了日常的超声检查以外,还开展各类超声引导下治疗。针对高发的甲状腺结节疾病,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术、甲状腺微波消融术进行诊断与治疗。超声引导下痛风石的盥洗与局部治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痛风发作急性期患者的显著疼痛感,去除局部痛风石。除了在内分泌科,许多其他科室也遍布着很多的糖尿病病人。为了能够对全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内分泌科在常规的会诊工作基础之上,还在全院成熟开展胰岛素泵治疗与动态血糖监测多年。希望能够让全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在这次疫情期间,这种治疗模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以全面铺开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另外,疫情期间我们还对糖尿病群体进行了网上宣教和远程会诊,这也是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一个很好的帮助和控制。然而,面对我国基层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问题,赵冬担忧道,糖尿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需要多学科支持。而在基层,由于诊疗水平的缘故,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更是不容乐观。虽然国家将糖尿病下沉到社区管理是个非常好的政策,也便利老百姓救治,但是社区的治疗仍存在着不系统不严谨的问题,而且如果控制不理想的话,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增高。

从建科“请教无门”到“示范基地”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慢性病患者接近3亿人,并且以糖尿病为例的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县域已成为慢性病管理的主战场。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是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医院与区域内18家卫生院及河北廊坊等地建成专科医联体,带动了基层及周边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目前,利用“互联网+”形式,实现了预约挂号、预约住院、双向转诊和远程阅片、远程会诊、急诊绿色通道连接、糖尿病管理等,为实现“居家医疗+一级、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中心”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做出样板,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赵冬介绍,慢病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科技的助力,让慢病管理实现信息化。通过慢病管理平台,将医生和患者连起来,可以做到医生能够系统性的了解本地患者情况、患者有机会得到医生的实时指导,并且实行的三级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慢病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有效。

“慢病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不只是简单的增加一个医生或者一个护士,而是大面积的铺开。”赵冬认为,慢病管理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尤其在疫情期间,信息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通州区为例,利用信息化可以对整个区域内的所有社区进行一个有效管理,对所有病人的信息动态做到一个实时监控,从而有效的控制病人的病情。

此外,赵冬告诉记者,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对病人制定了个体化的管理方案,也就是说患者在家中的血糖变化,可以通过手机端的APP医院的管理中心,节约患者就医时间。

在谈及签约“蓝色县域”时,赵冬表示,面对建科的“请教无门”,“蓝色县域”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医院清晰的参照物,医院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医院已经成为了‘示范基地’,过了发展艰难阶段,但是我们的经验和路径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有效的帮助,这使得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豪。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医院,聆听他们的发展历程,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提高。”赵冬说。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曹秋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kq.com//mjccwh/11040.html
------分隔线----------------------------